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70500 (學術學位) 地理學 |
全日制:17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60地理信息系統原理 |
①09001地理學綜合 | |
01 (全日制) 自然地理學 | ||||
02 (全日制) 人文地理學 | ||||
03 (全日制)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60地理信息系統原理 覆蓋范圍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 GIS概述、地理空間數學基礎、空間數據模型與數據結構、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空間數據組織與管理、空間分析與建模、地理信息可視化、GIS空間統計分析、GIS發展及前沿技術。 參考書目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第二版),湯國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1地理學綜合 覆蓋范圍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與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的關系;地球表層自然環境(系統)的組成、結構、形成演變、區域分異的規律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球表層環境;各圈層的組成、結構、運動與特征;圈層間的相互作用;地球表層環境評估與區劃、預測、規劃與管理、優化調控。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C++基本知識,類和對象的特性與使用、運算符重載、繼承和派生、多態性與虛函數、C++面向對象應用程序設計。 遙感原理 遙感基本概念、系統、類型和特點,電磁輻射與地物光譜特征、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征,遙感圖像解譯與數字圖像處理,遙感應用。 參考書目 自然地理學 《現代自然地理學》(第二版),王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第2版),譚浩強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遙感原理 《遙感導論》(第一版),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70900 (學術學位) 地質學 |
全日制:32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9地質學基礎 ④810巖石學 |
①09002地質學綜合 | |
01 (全日制)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 | ||||
02 (全日制) 地球化學 | ||||
03 (全日制)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 ||||
04 (全日制) 構造地質學 | ||||
05 (全日制) 第四紀地質學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719地質學基礎 覆蓋范圍 地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學科前沿;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內動力地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板塊構造最新進展;地質技能綜合應用;我國地學研究的地域優勢。 參考書目 《普通地質學》(第三版),舒良樹,地質出版社,2010年9月 810巖石學 覆蓋范圍 火成巖的性質、結構構造、成因及分布,火成巖的成分及其分類,主要類型,火成巖的特征、分布及形成環境;沉積巖的成分、結構、構造和分類,主要沉積作用類型及特征,碎屑巖和碳酸鹽巖的主要類型、特征、形成環境和成巖作用;變質巖基本概念,結構、構造,變質相變質相系,區域變質作用和局部變質作用特征、巖石類型和成因機制等。 參考書目 《火成巖巖石學》,徐夕生, 邱檢生,科學出版社, 2010 《沉積巖石學》(第四版),朱筱敏,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 《巖石學》(第二版), 桑隆康等,地質出版社,2012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2地質學綜合 覆蓋范圍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 古生物基本原理,主要門類化石及其鑒別特征,生命起源至今各地質階段的主要進化事件及生物進化的特點和規律;沉積古地理學、地層學、歷史大地構造學及各關鍵時期生物-沉積-構造演化過程及意義。 構造地質學 地質構造分析的力學基礎及巖石力學性質,褶皺、節理、斷層、劈理、線理、伸展構造、逆沖推覆構造、走滑構造及韌性剪切帶。 礦床學 理論知識點:不同類型礦床的基本概念、主要特點、形成過程、形成條件、主要分類及典型案例;案例綜合分析:根據地質背景和礦床特征,識別時空分布、礦石結構構造、礦床類型與成因機制。 結晶學與礦物學 礦物分類和命名規律、礦物晶體化學理論、礦物物理性質等基本知識,主要礦物的成分、結構、形態、性質、成因產狀、肉眼鑒定方法、用途。 地球化學 地球化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論、自然體系(太陽系、地球和地殼)中元素的豐度、自然體系中元素的結合規律;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放射成因和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基本原理及應用,地球化學的基本工作方法。 第四紀地質學與地貌學 第四紀地質學的基本概念,第四紀環境及氣候變化,第四紀生物;地貌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內外力地質作用如何影響地貌,各種地貌發育的第四紀沉積物的特征。 參考書目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 《古生物學》,童金南、殷鴻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地史學教程》(第三版),劉本培、全秋琦,地質出版社,2003 構造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第三版),曾佐勛、樊光明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8 礦床學 《礦床學教程》,姚鳳良、孫豐月,地質出版社,2006 結晶學與礦物學 《結晶學與礦物學》,李勝榮,地質出版社,2008 地球化學 《地球化學》,張宏飛、高山,地質出版社,2012 第四紀地質學與地貌學 《第四紀地質學與地貌學》,田明中、程捷,地質出版社,2009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81800 (學術學位)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全日制:22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41工程地質概論 |
①09003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綜合 | |
01 (全日制) 礦產普查與勘探 | ||||
02 (全日制)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 ||||
03 (全日制) 地質工程 | ||||
04 (全日制) 地下水工程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41工程地質概論 覆蓋范圍 1.工程地質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其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工程地質學的發展。 2.工程地質學基本理論:工程地質條件成因演化論;區域穩定性理論;巖體結構控制論。 3.工程地質問題研究:活斷層與地震、斜坡工程、地下工程、巖溶、泥石流、地面沉降、滲透變形。 4.工程地質技術與方法:工程地質模擬與評價,工程地質勘察、測試與試驗、監測與預測,工程地質信息技術。 參考書目 《工程地質學基礎》,唐輝明,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3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綜合 覆蓋范圍 土力學地基基礎 土的組成、物理性質與分類、滲透特性;土中應力、土的壓縮性、地基變形;土的抗剪強度、地基承載力;土壓力、土坡和地基的穩定性。 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循環及影響因素,水資源;巖石中的空隙,巖石的水理性質;地下水分類;滲流及其相關概念,達西滲透定律,流網;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地下水化學成分的形成及水化學成分分析;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地下水動態與均衡;地下水資源與環境。 參考書目 土力學地基基礎 《土質學與土力學》,袁聚云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文地質學基礎》,崔可銳主編,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83000 (學術學位)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全日制:24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44環境科學概論 |
①09004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 |
01 (全日制) 環境工程 | ||||
02 (全日制) 環境科學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44環境科學概論 覆蓋范圍 水質與水體自凈、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方法、水處理工程系統與廢水最終處置;大氣質量與大氣污染、顆粒污染物控制、氣態污染物控制;固體廢物的基本概念、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方法;噪聲、電磁輻射與其他污染防治技術;環境與環境問題、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的相關概念及方法。 參考書目 《環境工程學》第三版,蔣展鵬 《環境科學概論》第二版,楊志峰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4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覆蓋范圍 環境管理學 環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環境管理學的主體、對象和內容;環境管理學的概念、內涵和特點;環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統、共贏和協同;環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技術方法;區域環境管理(包括城市環境管理、農村環境管理、流域環境管理以及區域開發行為的環境管理等)的環境問題及其特征,環境管理的基本途徑、內容和方法;廢棄物的概念和特征,氣體廢棄物種類、來源和特征,氣體廢棄物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方法,面源污染概念及管理,固體廢棄物的種類、來源和主要特征,固體廢棄物管理的“三化”原則,固體廢棄物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政府作為主體的宏觀產業環境管理、企業作為主體的微觀產業環境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定義和特點;土地資源的概念和特點,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水資源的概念和特點,水資源環境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草原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自然保護區的概念、類型、作用以及管理方法;中國環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全球環境問題的現狀和特點,當前全球環境管理的重要國際行動,中國關于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立場與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 1.污水的物理處理:沉淀理論;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類型及設計;隔油池和氣浮池的工作原理; 2.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污染物、脫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主要影響因素、工藝過程及設計;二沉池的構造及設計; 3.生物膜法水處理技術:生物膜的結構、凈化機理、主要影響因素及特征;各種生物膜法的特點,及主要構筑物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穩定塘、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的工作原理、主要工藝類型及處理特征; 4.厭氧生物處理:作用機理、常見工藝類型及其優缺點、主要影響因素、工藝過程及設計; 5.化學處理:包括化學混凝法的原理及主要影響因素;高級氧化技術的作用機理及代表性工藝類型;滲析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超濾法的機理及工藝; 6.剩余污泥處理與處置:剩余污泥的來源、特性、組成;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污泥穩定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污泥的調理及脫水方法。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及大氣污染的概念、來源及影響;燃料燃燒過程、煙氣體積及污染物排放量計算、燃燒過程SOx、NOx、顆粒物及汞的形成;大氣的熱力過程、大氣污染與氣象的關系;高斯擴散模式、污染物濃度的估算方法、煙囪高度的設計;粉塵物理性質與粒徑/粒徑分布、凈化裝置的性能、顆粒物捕集的理論基礎; 除塵裝置(機械除塵器、電除塵器、濕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吸收/吸附/催化法凈化氣態污染物;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凈化系統的設計。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固體廢物的來源、分類、危害及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和標準;“三化”原則;“全過程”管理原則; 固體廢物壓實、破碎、分選及脫水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方法; 固體廢物焚燒基本概念、原理、焚燒系統、焚燒工藝、焚燒設備等; 固體廢物熱解基本概念及熱解原理; 固體廢物堆肥的基本原理及工藝、影響因素、堆肥化設備、評價指標,堆肥需氧量及其它成分的計算; 固體廢物固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步驟、基本方法; 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土地填埋的原理和方法、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以及填埋氣利用技術; 危險廢物的基本概念和處理方法;放射性廢物的概念和分類。 參考書目 環境管理學 《環境管理學》(第二版),葉文虎主編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冊),高廷耀主編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主編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高教出版社,寧平主編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85700 (專業學位) 資源與環境 |
非全日制:5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4環境科學概論 |
①09004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 |
01 (非全日制) 不區分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44環境科學概論 覆蓋范圍 水質與水體自凈、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方法、水處理工程系統與廢水最終處置;大氣質量與大氣污染、顆粒污染物控制、氣態污染物控制;固體廢物的基本概念、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方法;噪聲、電磁輻射與其他污染防治技術;環境與環境問題、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的相關概念及方法。 參考書目 《環境工程學》第三版,蔣展鵬 《環境科學概論》第二版,楊志峰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4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覆蓋范圍 環境管理學 環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環境管理學的主體、對象和內容;環境管理學的概念、內涵和特點;環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統、共贏和協同;環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技術方法;區域環境管理(包括城市環境管理、農村環境管理、流域環境管理以及區域開發行為的環境管理等)的環境問題及其特征,環境管理的基本途徑、內容和方法;廢棄物的概念和特征,氣體廢棄物種類、來源和特征,氣體廢棄物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方法,面源污染概念及管理,固體廢棄物的種類、來源和主要特征,固體廢棄物管理的“三化”原則,固體廢棄物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政府作為主體的宏觀產業環境管理、企業作為主體的微觀產業環境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定義和特點;土地資源的概念和特點,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水資源的概念和特點,水資源環境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草原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自然保護區的概念、類型、作用以及管理方法;中國環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全球環境問題的現狀和特點,當前全球環境管理的重要國際行動,中國關于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立場與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 1.污水的物理處理:沉淀理論;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類型及設計;隔油池和氣浮池的工作原理; 2.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污染物、脫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主要影響因素、工藝過程及設計;二沉池的構造及設計; 3.生物膜法水處理技術:生物膜的結構、凈化機理、主要影響因素及特征;各種生物膜法的特點,及主要構筑物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穩定塘、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的工作原理、主要工藝類型及處理特征; 4.厭氧生物處理:作用機理、常見工藝類型及其優缺點、主要影響因素、工藝過程及設計; 5.化學處理:包括化學混凝法的原理及主要影響因素;高級氧化技術的作用機理及代表性工藝類型;滲析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超濾法的機理及工藝; 6.剩余污泥處理與處置:剩余污泥的來源、特性、組成;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污泥穩定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污泥的調理及脫水方法。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及大氣污染的概念、來源及影響;燃料燃燒過程、煙氣體積及污染物排放量計算、燃燒過程SOx、NOx、顆粒物及汞的形成;大氣的熱力過程、大氣污染與氣象的關系;高斯擴散模式、污染物濃度的估算方法、煙囪高度的設計;粉塵物理性質與粒徑/粒徑分布、凈化裝置的性能、顆粒物捕集的理論基礎; 除塵裝置(機械除塵器、電除塵器、濕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吸收/吸附/催化法凈化氣態污染物;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凈化系統的設計。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固體廢物的來源、分類、危害及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和標準;“三化”原則;“全過程”管理原則; 固體廢物壓實、破碎、分選及脫水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方法; 固體廢物焚燒基本概念、原理、焚燒系統、焚燒工藝、焚燒設備等; 固體廢物熱解基本概念及熱解原理; 固體廢物堆肥的基本原理及工藝、影響因素、堆肥化設備、評價指標,堆肥需氧量及其它成分的計算; 固體廢物固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步驟、基本方法; 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土地填埋的原理和方法、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以及填埋氣利用技術; 危險廢物的基本概念和處理方法;放射性廢物的概念和分類。 參考書目 環境管理學 《環境管理學》(第二版),葉文虎主編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冊),高廷耀主編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主編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高教出版社,寧平主編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85701 (專業學位) 環境工程 |
全日制:58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4環境科學概論 |
①09004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 |
01 (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44環境科學概論 覆蓋范圍 水質與水體自凈、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方法、水處理工程系統與廢水最終處置;大氣質量與大氣污染、顆粒污染物控制、氣態污染物控制;固體廢物的基本概念、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方法;噪聲、電磁輻射與其他污染防治技術;環境與環境問題、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的相關概念及方法。 參考書目 《環境工程學》第三版,蔣展鵬 《環境科學概論》第二版,楊志峰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4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 覆蓋范圍 環境管理學 環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環境管理學的主體、對象和內容;環境管理學的概念、內涵和特點;環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統、共贏和協同;環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技術方法;區域環境管理(包括城市環境管理、農村環境管理、流域環境管理以及區域開發行為的環境管理等)的環境問題及其特征,環境管理的基本途徑、內容和方法;廢棄物的概念和特征,氣體廢棄物種類、來源和特征,氣體廢棄物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方法,面源污染概念及管理,固體廢棄物的種類、來源和主要特征,固體廢棄物管理的“三化”原則,固體廢棄物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政府作為主體的宏觀產業環境管理、企業作為主體的微觀產業環境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定義和特點;土地資源的概念和特點,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水資源的概念和特點,水資源環境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草原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自然保護區的概念、類型、作用以及管理方法;中國環境管理的主要政策手段;全球環境問題的現狀和特點,當前全球環境管理的重要國際行動,中國關于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立場與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 1.污水的物理處理:沉淀理論;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類型及設計;隔油池和氣浮池的工作原理; 2.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污染物、脫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主要影響因素、工藝過程及設計;二沉池的構造及設計; 3.生物膜法水處理技術:生物膜的結構、凈化機理、主要影響因素及特征;各種生物膜法的特點,及主要構筑物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穩定塘、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的工作原理、主要工藝類型及處理特征; 4.厭氧生物處理:作用機理、常見工藝類型及其優缺點、主要影響因素、工藝過程及設計; 5.化學處理:包括化學混凝法的原理及主要影響因素;高級氧化技術的作用機理及代表性工藝類型;滲析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超濾法的機理及工藝; 6.剩余污泥處理與處置:剩余污泥的來源、特性、組成;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污泥穩定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污泥的調理及脫水方法。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及大氣污染的概念、來源及影響;燃料燃燒過程、煙氣體積及污染物排放量計算、燃燒過程SOx、NOx、顆粒物及汞的形成;大氣的熱力過程、大氣污染與氣象的關系;高斯擴散模式、污染物濃度的估算方法、煙囪高度的設計;粉塵物理性質與粒徑/粒徑分布、凈化裝置的性能、顆粒物捕集的理論基礎; 除塵裝置(機械除塵器、電除塵器、濕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吸收/吸附/催化法凈化氣態污染物;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凈化系統的設計。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固體廢物的來源、分類、危害及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和標準;“三化”原則;“全過程”管理原則; 固體廢物壓實、破碎、分選及脫水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方法; 固體廢物焚燒基本概念、原理、焚燒系統、焚燒工藝、焚燒設備等; 固體廢物熱解基本概念及熱解原理; 固體廢物堆肥的基本原理及工藝、影響因素、堆肥化設備、評價指標,堆肥需氧量及其它成分的計算; 固體廢物固化的基本概念、原理、步驟、基本方法; 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土地填埋的原理和方法、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以及填埋氣利用技術; 危險廢物的基本概念和處理方法;放射性廢物的概念和分類。 參考書目 環境管理學 《環境管理學》(第二版),葉文虎主編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冊),高廷耀主編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主編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高教出版社,寧平主編 |
專業及方向 | 招生計劃 | 初試科目 | 復試科目 | |
---|---|---|---|---|
<td style="padding-left: 20px;" "="">
085703 (專業學位) 地質工程 |
全日制: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841工程地質概論 |
①09003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綜合 | |
01 (全日制) 不區分研究方向 | ||||
備注 | ||||
初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841工程地質概論 覆蓋范圍 1.工程地質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其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工程地質學的發展。 2.工程地質學基本理論:工程地質條件成因演化論;區域穩定性理論;巖體結構控制論。 3.工程地質問題研究:活斷層與地震、斜坡工程、地下工程、巖溶、泥石流、地面沉降、滲透變形。 4.工程地質技術與方法:工程地質模擬與評價,工程地質勘察、測試與試驗、監測與預測,工程地質信息技術。 參考書目 《工程地質學基礎》,唐輝明,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
|||
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 | 009003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綜合 覆蓋范圍 土力學地基基礎 土的組成、物理性質與分類、滲透特性;土中應力、土的壓縮性、地基變形;土的抗剪強度、地基承載力;土壓力、土坡和地基的穩定性。 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循環及影響因素,水資源;巖石中的空隙,巖石的水理性質;地下水分類;滲流及其相關概念,達西滲透定律,流網;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地下水化學成分的形成及水化學成分分析;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地下水動態與均衡;地下水資源與環境。 參考書目 土力學地基基礎 《土質學與土力學》,袁聚云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水文地質學基礎 《水文地質學基礎》,崔可銳主編,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
原文標題:合肥工業大學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原文鏈接:https://yzbm.hfut.edu.cn/zsml/sszsml/index/2024
以上就是“2024考研專業目錄: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的全部內容!祝您考研成功!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