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格
1.性格的含義
性格的含義: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2.性格的特征
性格特征:四種性格特征相互聯系,結合為獨特的統一體,也就是一個人的性格
態度特征——人對客觀現實的影響總是以一定的態度給與反應
意志特征——人在對自己行為的自覺調節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情緒特征——人在情緒活動時強度、穩定性、持續性和主導心境等方面表現的性格特征
理智特征——人在認知過程中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類型(新增)
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依據人類社會生活的六種形態將人劃分為六種性格類型。不同性格類型具有不同的價值觀成分。這六種類型:經濟型(如實業家)、理論型(如科學家)、審美型(藝術家)、權力型、社會型、宗教型。奧爾波特已經戶之中劃分編制了《價值觀研究量表》。
4.性格與氣質的關系(新增)
性格與氣質的區別:(1)氣質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 (2)氣質沒有好壞之分,性格有好壞之分;(3)氣質不能改變,性格可以改變
5.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認知方式。
1.場獨立性—場依存性
威特金在垂直視知覺的研究中發現了這種差異,表現在人對外部環境的不同依賴程度上。
場獨立性:信息加工中對內在參考有較大依賴,心里分化水平高,與人交往神經大調;
場依存性:信息加工中對外在參照有較大依賴,心里分化水平低,與人交往體察入微。
2.沖動型—沉思型
沖動與沉思差異的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的思考速度上。
沖動:反應快,精確性差。信息加工多采用整體性策略
沉思:反應慢,精確性高。信息加工多采用細節性策略
3.同時性—繼時性
左腦優勢的個體表現出繼時性的加工風格;右腦優勢的個體表現出同時性的加工風格。
同時性:同時考慮多種假設,兼顧各種可能,發散式思維。如:空間問題和數學
繼時性:一步一步地分析問題,單線程思維。如:言語和記憶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人格(6)”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