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視覺適應
暗適應是指人眼由亮處轉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間過程。
研究發現,視網膜上的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都參與暗適應過程,但作用的大小及其作用的階段不同。早期的暗適應由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共同完成,之后錐體細胞完成暗適應過程,棒體細胞繼續起作用,整個暗適應持續30—40分鐘。另外飛行員戴紅色護目鏡能保護暗適應,這是因為紅光可以相當有效的刺激錐體細胞而幾乎不能刺激桿體細胞,在戴上護目鏡之后,桿體細胞就幾乎處于暗適應狀態了。
明適應與暗適應相反,是人眼由暗處轉入亮處時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時間過程。
一般來說暗適應時間較長(40分鐘),明適應很快(幾分鐘)。明適應是由于視紫紅質見光分解,錐體成主導,因此快;暗適應是視黃醛合成為視紫紅質,因此慢。
(7)視敏度
視敏度: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即視力。V(視敏度)=1/a(視角)
視角:物體通過眼睛節點形成的夾角。(視角越大,視力越差)最小視角為1分度。
(8)后像
刺激物對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覺現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個短暫時間,這種現象叫后像。后像分為兩種:正后像和負后像。后像的品質與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質與刺激物相反叫負后像。例如,注視亮著的電燈,然后閉眼,就會有一個燈的光亮形象出現在暗的背景上,這是正后像。如果繼續注視,便會有一個黑色的象出現在亮的背景上,這就是負后像。顏色視覺一般產生負后像,彩色的負后像是刺激色的補色,紅色負后像是藍綠色,黃色的負后像是藍色。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2考研312心理學備考:心理學導論知識點之視覺(5)”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