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大學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研試題
一、 名詞解釋
1、戈公振
2、CNN
3、解釋性報道
4、皮下注射模式
5、把關人
二、 簡答題
1、簡述華爾街日報章體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2、簡析電視評論特點及發展趨勢
3、分析數字化對新聞編輯的影響
4、簡述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 研究設計
用實證法來說明課題“大學生媒介素養及解決辦法”
四、 分析題
根據傳媒生態和市場環境,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和數字的價值取向,并談談你對該問題的看法和認識。
【材料】:11 月 5 日上午,2013 年中央電視臺智庫論壇在梅地亞中心召開。
本期論壇以“電視的品質、品格、品位”為主題,論壇發布了電視收視與傳播覆蓋影響力數據,電視節目觀眾滿意度調查報告,以及電視節目網絡美譽度分析報告。中央電視臺總編輯羅明致開幕辭,業內多位知名專家出席了本次論壇,并做
精彩發言。
2013 年中央電視臺智庫論壇是由中央電視臺主辦,中央電視臺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電視行業高端智庫論壇。中央電視臺一直以來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智庫體系,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應對當前輿論的復雜環境和多媒體競爭挑戰,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為電視開展思想交流、理論把脈,弘揚和傳播中國的優秀、先進文化,努力提升電視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關注電視品味的提升中央領導最近提出“提電視節目的品位和質量,堅持導向第一,注重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力”的要求,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調研時也強調要“不斷提高主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始終把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多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公益性文藝節目,更好地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媒體,首當其沖肩負著電視的歷史責任和文化使命。中央電視臺總編輯羅明在致辭中認為,中央電視臺積極發揮國家主流媒體的傳播優勢,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強化國家電視媒體的輿論陣地和文化陣地作用,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持續鞏固和提升。羅明表示,中央電視臺“不僅在國內傳播了正能量,而且在國際舞臺上也同樣傳播了正能量”。他認為,“兩個正能量,得益于我們電視的品質、品味和品格”,得益于中央電視臺對于媒體責任、道德力量、文化旗幟和民族傳承的堅守。論壇發布三大報告央視市場研究(CTR)整合營銷總經理劉會召在論壇上發布了《多屏傳播下電視的地位和影響》報告。報告結合最新的調研數據,全方位解讀電視收視與覆蓋影響力。報告顯示,電視在當前中國家庭中依然有著穩定的開機率。2012 年全年,全國有四億多家庭擁有電視機,而平均每分鐘約有一億家庭在收看電視。劉會召認為,對于廣告主而言,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仍然是廣告投放中性價比最好的媒體。中央電視臺總編室市場評估部主任徐立軍隨后發布《滿意度——另一種視角看電視》報告。報告顯示:全國觀眾對中央電視臺的滿意度達到 4.25 分(滿分5 分),《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星光大道》則分列 2013 年 1-3 季度滿意度的前三名。在觀眾最喜歡的電視主持人評比中,中央電視臺主任人畢福劍得到 9.21%的觀眾喜愛,高居榜首。根據觀眾調查數據,電視以 99.23%的高滲透率,繼續
維持媒體“老大”地位。中央電視臺發展研究中心產業與新媒體研究部主任黎斌發布了《2013 年上半年 CCTV 節目網絡美譽度分析》報告。據悉,中央電視臺對電視節目網絡影響力的跟蹤監測已經日常化、體系化。報告指出,2013 年上半年,在全國 60 個衛視頻道對比中,中央電視臺有 6 個頻道入圍網民美譽度前十,占據 60%的席位。在全國 274 檔衛視新聞欄目對比中,中央電視臺有 6 檔新聞欄目入圍網民美譽度前十。黎斌認為,CCTV 電視節目的網絡品牌具備五大特征,包括網絡品牌影響大,關注度高;新聞資訊、輿論監督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國際化視野、高端品位。網絡美譽度指標的提出,是中央電視臺在互聯網大潮之下,探索提升電視節目在互聯網傳播能力的一種有效嘗試。 智庫專家為電視發展獻策在隨后的高峰論壇中,《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龐井君、新華社音視頻部副主任陸小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時統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等專家學者圍繞電視行業的現狀與前景,進行了主題發言。與會專家認為,提升電視品質、品格、品味,目的是提升電視節目影響力。
在沈衛星看來,中央電視臺作為“眾多電視臺的國家隊”,電視的品質、品格、品味的追求在全國領先,“起到了標領的作用”。而龐井君表示,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大臺,承擔著視聽文化時代的歷史擔當。著眼于“視聽中國”國家戰略,中央電視臺在內容建設、平臺建設、渠道建設、終端建設、用戶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陸小華強調,對于中央電視臺為代表的傳統媒體而言,核心競爭力是權威報道。中央電視臺近來一系列的創意策劃,正是從獨特視角闡釋重大主題,產生非常好的報道效果。時統宇則對中央電視臺《你幸福嗎?》系列報道給予了肯定,他認為這樣的樣態在中國電視新聞節目中,在節假日報道、主題報道中都是開創性的。多位與會專家強調了電視、尤其是中央電視臺在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北大教授王岳川認為,央視以《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遠方的家》、《中華醫藥》、《民歌?中國》為代表的一系列節目,兼具技術性和文化之長,對弘揚中華文化并促進國際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學者王立群同樣以《百家講壇》為例,強調了在大眾文化時代,電視承擔著匯聚百家精華,弘揚中華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與會專家還肯定了電視在國際傳播層面的價值,程曼麗強調了國家電視臺在對外傳播中的責任和使命。她認為,中央電視臺為代表的國家媒體,不僅在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層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也日益劇增。2012 年,中央電視臺駐外記者全球重大事件的到達率、參與率達到 97%,基本實現了在重大的國際突發事件中與 CNN、BBC 等國際一流媒體同步報道。2013 年上半年,外媒轉引中央電視臺國際新聞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由2012 年的 19%提升到 24%。程曼麗認為,中央電視臺已經打破西方的新聞壟。
五、 評論
根據陳永洲事件寫一篇 600 字左右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