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騰訊與老干媽公司簽訂了一份《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合同約定騰訊方投放資源給老干媽的油辣椒系列做推廣。這放在一個普通企業就是常見的財務糾紛,可是對方可是老干媽哎!下面是MBA備考時事評論:騰訊、老干媽糾紛越是離奇,越要讓真相說話!
時事背景:騰訊狀告老干媽的“瓜”,想必多數人這幾天都已經看得目瞪口呆。繼老干媽報警、騙子被抓,騰訊回應“一言難盡”,并主動示弱,將自己包裝成《我就是那個吃了假辣椒醬的憨憨企鵝》之后,作為此事中的另外關鍵一方——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也有了回應。據該院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待結果出來后,將發布通報回應社會關切。
MBA備考時事評論:互聯網界素來盛產“大瓜”,只是沒想到這次主角雙方,一個是互聯網“大廠”,一個是以“保守”著稱的老干媽。“兩極”碰撞到底是“必有一傷”,還是“皆大歡喜”,目前來看,局勢還并不明朗。
需要提醒的是,盡管騰訊“被騙”讓“全網笑出鵝叫聲”,其后續應對也賣慘自嘲,但此事可不只是“一笑而過”這么簡單,圍繞該案也仍有諸多嚴肅疑點需要厘清。
比如,騰訊向法院提出的財產保全是否過于隨意?法院是否要承擔核實義務?這里面是否涉及司法公正的問題?再比如,頂級互聯網企業居然栽在了3名騙子手中,如此反常背后到底還有無其他隱情?一個細節值得注意,3名騙子到底是如何確定通過廣告合作就能拿到大量游戲禮包碼倒賣?這些問題顯然不能被“傻白甜”的表象蓋過去。
而對老干媽一方來說,此前對被冒充一事是否真的完全不知情?騙子成功行騙,是否涉及老干媽的公章管理?乃至網傳的老干媽企業人事變動與騙子廣告時間上的巧合,和此事有沒有聯系?這些問題,也需要一一厘清。
時事評論:
案件走到這一步,各有各的理,不知道誰要最終吞下1600多萬的虧。騰訊盡管自嘲賣慘,但天生自帶流量,“化危為機”的能力高得多。老干媽雖被指“賺了價值千萬的廣告”,卻也同時被動遭遇各種放大解讀:又是“走下坡路”又是“現金流周轉不過來”,還被內涵“油鹽多不健康”。如果換作是一家小公司,這樣的經歷恐怕會直接危及企業的身家性命。在這個意義上看,企業糾紛如何化解,其實也可以說是營商環境的一部分。
說到底,對此事的真相目前不能輕易下結論,到底誰無辜,誰是受害者,是否還會繼續反轉,只能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但作為一種現象,兩家企業鬧到這一步,顯然不只是關乎企業利益的私事。投資者的利益,涉事企業處置慣性背后對應的司法態度,后續司法處理如何不偏不倚,乃至此事所消耗的天量公共關注等等,都溢出了企業私事的邊界。
最后說一句,“瓜”越離奇,越需要明明白白收尾。對企業來講,危機應對不能代表真相還原;對司法機關來說,則有必要以公正公開調查厘清原委。事已至此,各方都應多一點坦誠,多一點事實披露。糾紛要止于規則和法治,而不是打哈哈。
以上就是MBA備考時事評論:騰訊、老干媽糾紛越是離奇,越要讓真相說話!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