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你就開始糾結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考研、考公、出國、直接就業,什么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畢業之路,到底該何去何從?
其實,大多數畢業生糾結的原因在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沒有任何規劃,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對未來的生活很迷茫,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一、考研
2019年考研人數已達290萬,比2018年增加了52萬。為什么考研的人數會持續增長?為何考研在近些年會成為多數畢業生的一個備選項呢?
隨著就業競爭的激烈,學歷越來越成為一塊敲門磚。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時候,優先會選擇研究生,會選擇學歷高的,因為有研究生,為什么不用呢?還有一些企業只招收研究生。第一學歷的確很重要,但研究生的身份會讓你和第一學歷相同的人競爭時更有優勢。所以,很多畢業生就會把考研作為一塊提升自己的浮木,作為一個籌碼。
讀研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再讀起碼兩年的書,在這段時間里,研究生得做研究。所謂研究就是在前人開辟的領域里找新點子,然后落實。如果不是真的熱愛,恐怕很難做出點兒成績來。
1、好處
延緩就業壓力,推遲就業期的到來;
國家出臺了新的研究生擴招政策,考研相對容易,能夠拿到更高的文憑;
學術上有創見,可以沿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畢業后獲得較穩定的工作。
2、弊端
研究生畢業后,畢業壓力仍在,而且有了更為年輕的競爭者,壓力越加沉重;
讀研期間,不一定能學到對自身職業有用處的知識,白白浪費了積累經驗的時間;
研究會生擴招,會出現和大學擴招相同的結果---研究所學歷貶值,也許畢業后只有一個選擇---考博。研究生畢業或博士畢業后年齡偏大,失去年齡優勢。學術研究,層次越高,就業面越窄,畢業后,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此時卻已無法放棄本專業。
3、建議
如果對某個專業,某種學問有無法遏制的熱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不要浪費自己的愛好和天才,繼續深造,終有一天會有建樹。
如果考研是為了規避和緩解就業壓力,考研這條路還真的對的。客觀來說,在求職市場上,研究生學歷比本科學歷還是要更有優勢的。
而且,在讀研的這2——3年時間里,你接觸的人、事、物都是和本科階段截然不同的。讀研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加,更是眼界的拓展、人脈的擴充。
二、考公
現在,在很多畢業生之間,也掀起了一股“公考熱”。畢業后,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又拿著一份可觀的薪資,壓力還比較小。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旱澇保收。因此,公務員就會成為一大選擇之一。
大多數人選擇公考,都是為了追求穩定的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還能在閑暇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公務員被稱為“鐵飯碗”的存在。
在選擇考公務員的時候,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否喜歡?如果只想追求簡單就業的話,勸你早點放棄。在你選擇考公務員的時候,最起碼要懷揣一點信仰,懷揣對這個崗位的信仰。這樣,你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1、好處
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
公務員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極好;
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及相應的權限;
職業軌跡確定,工作沒有太大的浮動性;
國家機構員工,本身帶有榮譽性質。
2、弊端
工作枯燥,忙起來極忙,閑起來極閑;
考試沒完沒了,升職總與考試、考核掛鉤;
有些機關人際關系復雜,勾心斗角;收入穩定,但沒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準;
3、建議
有志從政的人、有權利欲望的人、真心想改變國計民生狀況的人、想要一個穩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公務員這個工作。
如果心境淡泊,沒有野心,不失為不錯的選擇,能夠保證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個人時間。
如果想要升職,則要有長期奮斗(至少15年)的決心和高明的人際頭腦,否則不容易出頭。
三、出國留學
除了以上兩條出路,還有一條出國。出國基本要考GRE,之前需要考托福或者雅思。想去好的學校,還需要高GPA和高投資。出國是一項大工程,對各方面條件都是一種考驗。
1、好處
增長見聞,開拓視野,成為一個有見識的人;
掌握一門外語,受益終身;磨練自己的生存能力,
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學習國外的優秀之處;
好的學校,好的專業,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拿到過硬的文憑;
有機會進入外國公司或者移民。
2、弊端
出國留學需要大筆金錢,投資不一定有相應回報;
國外消費水平高,也許你常會感到入不敷出;
有些國家排他性強,你無法真正融入同學之中;
外國的經濟危機鬧得厲害,工作機會更少;
如果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反而會白白浪費幾年光陰和大筆金錢。
3、建議
年輕的時候有機會多見見世面,是件好事。如果有條件出國留學,不妨出去。
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學校或者好的專業,大可不必出國鍍金,把同樣的資金用來創業或投資意義更大。
四、直接就業
其實,無論是考研也好,出國也好,公考也罷。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就業,都是為了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只是殊途同歸罷了。畢竟,就業是一切的最終目標。
在考研和公考之外的另一選擇就是:直接就業。有句話叫:學歷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將來。
在這個時代,高學歷的人很多,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有學習能力強的人。所以,如果在畢業的時候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歷練個兩三年,積攢工作經驗、社會閱歷,也是有提升空間的。實踐勝過讀無字之書。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高不成低不就;工作以后,又發現自己并不喜歡這份工作,只是當時格局太低,抱著隨便找份工作將就的理念。
其實,工作這種事還是不能將就的。畢竟每天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歡的事,那肯定是很痛苦的。如果你每天都是為了那一點工資來上班,每天就想著上班下班,那么你的職業生涯注定不會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