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覺,也許你是拒絕的:對什么對,成績出來再說吧,先玩兩天。
第二感覺,有點緊張不安:可是別人都在對答案了。
第三感覺,天人交戰中……到底要不要對答案啊!!
考完試后要不要對答案,我想這個全憑自己的主觀意愿決定了,有些同學從來不對答案,只要成績不出來,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玩一陣子,忘記考研或者說暫時性選擇逃避這個話題,得到精神上的些許自由。
事實上同學們在出成績之前還是在潛意識中緊繃著這根弦,是人生道路的抉擇啊,這種大事無法逃避,最終結果還是要知道自己成績的。
小編建議:提前對答案,預估一下自己的成績比較好。
1、預估成績,以便對照參考去年考研的錄取情況
提前知道自己大概考了多少分,可以去跟去年的國家線和目標院校的專業分數線比較,跟目標院校去年已錄取名單里的同學的成績進行比較。整個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以去年國家線為參考,考研國家線劃分為A、B兩類,A類(一區)分數線最高,其次是B類地區(二區)。
(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陜西等21省(市);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第二,以目標學校去年的專業分數線為參考,一般來說,學校研究生院或者學校研招網平臺可查。
第三,以目標院校去年擬錄取名單的同學成績為參考,擬錄取名單也在學校官網可查。
當然今年的線肯定也會根據同學們考試情況有所調整,上下有幾分的浮動是正常的,也就是說,過去年份的分數線僅供參考,跟今年的錄取線不一定保持一致哦。
2、知曉實力,以便抉擇
如果你能預估自己的考試分數,那么知曉自己的位置,能早點為自己的下一步路做選擇。吧
①如果你連近幾年的國家線都沒過,那么就不能對今年的形勢有太高期待。今年考生有377萬,相比去年人更多,況且去年就因為研究生擴招政策對部分專業的分數線做了調整,今年大幅度調整的機會比較小。所以如果預估沒過國家線的同學,考慮是接著再戰還是做好找工作的準備。再戰要想好擇校、專業以及怎么復習,在哪里復習的問題,找工作也要有做簡歷、投簡歷、筆試、面試等準備。所以,提前規劃能節約自己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
②如果你過了國家線,但是距離目標院校的線還有所差距,那么大家就要準備調劑了。你要知道,現在這個考研形勢是越來越復雜,雖然有擴招的政策加持,但是局限于理工科部分專業,還有很多人文社科類院校不擴招反而縮招。另外也有一些擴招的學校增加了保研名額,實際對統考的人數沒啥變化,報考的人多,錄取名額少,整個就是一“僧多粥少”的局面,造成調劑就是一場“惡戰”。
另外去年調劑系統開放較晚,很多同學都在積極搜集調劑信息,這也造成了很多高校怕被“割”而在調劑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大量發放復試通知,競爭更激烈,錄取率更低。所以大家如果不知道成績,不早做準備收集信息的話,會在這場“調劑信息戰”中失去優勢。
③如果你的估分遠遠高于去年目標院校的分數線,那恭喜你,勝利有望,不過也別得意,往年中高分被刷的情況數不勝數。大家去官網看看錄取名單,根據復試占比分析一下大家的復試成績,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綜合能力是否符合學校的要求。另外還可以找一下直系學長學姐,吸取復試的經驗,早點準備一志愿復試。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不同分數段的同學有各自的任務,確定考不上要再戰或者準備工作的同學要早下決心,可能要調劑的同學從現在開始不僅要搜集信息,還要準備英語口語、專業面試等內容,有信心參加一志愿復試的同學要提前找好導師、鞏固基礎。其他對自己形勢判斷不明的同學應該做好各種準備,不管是心理準備還是調劑和一志愿的復習準備。
小編也知道大家可能對“對答案,估成績”存在排斥或者逃避心理,但是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可能讓自己錯過一些機會,所以凡事要趁早,早做打算對我們大家都沒壞處,早知道成績晚知道成績最終都要知道,你們覺得呢?
小編這里為打算準備復試和估分的同學們準備了答案和復試資料,記得點擊領取:考研估分大師,復試資料免費領
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