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悉,廣東21所高校新增51個碩士點,2個博士點,其中,深大新增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南科大新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關于下達2017年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公布了批準的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名單。廣東21所高校共新增56個碩士專業、43個博士專業,新增碩士授權點51個、博士授權點2個。
深圳大學:新增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生物醫學工程7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新增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數量位列全省第一;廣州大學、暨南大學各4個,并列全省第二,中山大學3個,列全省第四。
南科大:新增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新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數量位列全省第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新增5個,位居全省第一。南方科技大學、廣州大學各新增4個,并列全省第二。(記者 陳簡文)
此前報道
扶持博士博士后 廣東5年將投63億攬拔尖人才
本報廣州12月11日電 (記者鄧圩)記者從廣東省委組織部獲悉:廣東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13個部門日前聯合出臺《關于加快新時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拓寬培養途徑、加大引進力度、推進順暢流動、搭建發展平臺、加強服務保障等五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著力破解制約青年人才創新發展的問題,加快培養、集聚一大批優秀拔尖青年人才。
《若干意見》聚焦政策創新,很多措施做法屬全國首創或走在全國前列,如設立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創業基金、打造離岸人才研發基地、激勵引導博士和博士后人才流向企業一線等。
廣東省委組織部介紹,經初步測算,2018—2022年預計增加博士和博士后5萬人,比現有存量翻一倍,預計省級資金投入共63億元,人均投入約12萬元。并建議廣東省財政同時安排10億元資金用于創設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創業基金。
政策圍繞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生活、子女家屬就學就業服務做了政策和資金的安排。單是普惠型的政策,在站博士后資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5萬元生活補貼,直接申報副高職稱,出站一年直接認定正高職稱;安排事業編制;留在珠三角地區工作的35歲以下博士、40歲以下博士后,給予每人不少于10萬元、20萬元的生活補貼,如果到粵東西北和惠州、肇慶、江門工作,年齡放寬5歲、補貼分別提高10萬元以上,海外人才再增加10萬元。并對引進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創業團隊最高給予2000萬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