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政策都在發生變化,今年的報考也面臨了新形勢!
教育部近日撤銷了部分高校,總計416個本科專業,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教育部公布的400多個被撤銷本科專業中,包含17所學校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緊隨其后的是教育技術學(13所)、信息與計算科學(12所)、產品設計(11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11所)等。
被很多人認為是大熱門的教育類、計算機類相關專業,今年竟然入選了撤銷專業名單中。
從高校的分布來看,被撤銷專業的大學中,甚至還包含了不少985、211重點大學,其中包括中國傳媒大學有15個專業撤銷,云南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14個和10個專業撤銷,這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直呼不可能!
近年來高校撤銷數量靠前的專業
據統計,十年內被撤銷最多的專業分別是:服裝與服飾設計(39個)、信息與計算科學(35個)、會計學(30個)、公共事業管理(28個)和教育技術學(27個)。
高校撤銷專業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三類:
①招生階段困難,報考學校本專業的考生數量太少,學生湊不齊一個班,這樣開課只會浪費學校的教育資源;
②學科教學目標重合,主要是與其他專業界限模糊導致定位重合,不利于管理,所以選擇撤銷其中一個相對弱勢的專業;
③就業前景堪憂,與社會發展需要不匹配,功利性強缺乏長遠規劃,導致學生畢業后就業慘淡。
專家:專業被撤銷不意味著就業不景氣
原本心儀的專業,竟然出現在了今年被撤銷專業名單中,這對于很多考生和家長來說,報考志愿又增加了不少難度,這些專業究竟還能報考嗎?會不會影響將來的就業呢?
考生和家長的擔心并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業內專家表示:
專業被撤銷,針對的是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存在著問題,而不是這個專業本身,更不意味著這個專業所對應的行業就業不景氣。所以,對其它保留這些專業的高校,考生依然可以正常報考。
看到專家的解答,考生和家長們有沒有松了一口氣呢?個別學校的一些專業被撤銷,不能全盤否定整個專業,所以考生在報考專業時還是要結合當下的行業發展來看,不能只是片面解讀。
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馬妍表示,近年來,就業比較好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跟信息、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千萬不能覺得有些專業在某些學校被裁撤了,是不是說全國所有學校的同類專業都有問題,絕對不是這樣。
今年新增2297個專業
雖然今年撤銷了不少本科專業,不過同時本科和高職院校還新增了2297個專業。讓我們來看一看,新增的這些專業,會不會成為今年的報考大熱門呢?
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會計學最火
近年來,多所大學新增的專業都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相關,這與當下社會的發展趨勢密不可分,相關技術型人才也是社會非常急需的。
而因為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被看好,這些專業也自然成為了考生和家長追捧的“香餑餑”,可想而知今年的報考競爭也會十分激烈。
除了這些新興專業,其中一些老牌專業,比如“會計學”依舊火爆,在今年的高校新增專業審批數量排行榜上,僅次于這幾年風頭正勁的人工智能和網絡空間安全,位列第三。
專家表示,從就業數據和人才需求端來看,會計學、學前教育、護理等“傳統專業”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考生在報考時,不要一味“求新”,還應遵循“考生自身特點+院校和專業綜合實力+職業發展平臺及前景”的填報原則,綜合考量。
信息安全、軟件工程月薪最高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就業藍皮書: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屆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624元。2018屆本科畢業生月收入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工學(5485元),最低的是歷史學(4348元)。對于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而言,月收入最高的專業大類是交通運輸大類(4691元),最低的是文化教育大類(3621元)。
具體來看,在本科主要專業中,2018屆畢業生月收入較高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軟件工程(6733元)、網絡工程(6597元)。在高職高專主要專業中,2018屆畢業生月收入較高的是空中乘務(5503元)、鐵道工程技術(5186元)、軟件技術(4995元)。
考生在填報專業時,不能僅僅只看這些新增設的專業而去盲目報考,也不用對于被撤銷的專業避而遠之,應該結合當下社會的需求、專業綜合實力和自身特長優勢進行報考。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部又撤銷416個專業,高考報考看仔細!”內容,更多考研動態資訊,盡在研線網!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部又撤銷416個專業,高考報考看仔細!”內容,更多考研動態資訊,盡在研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