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同一天舉辦了校園開放日。清華今年開設人工智能學堂班,北大重點籌建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下面研線網小編整理了“清華設人工智能學堂班 北大籌建機器人專業"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華:智班今秋開始招收本科生
開放日當天,清華人工智能學堂班(簡稱“智班”)宣布成立。成立智班是清華在人工智能整體學科布局上的重要舉措,既是對清華乃至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布局的積極響應,也將進一步拓展清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格局。
該班將從2019年秋季開始招收本科生,首批預計招收30人。其培養特點為廣基礎、重交叉。在本科低年級,將通過數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核心課程,為學生打下扎實寬廣的基礎;在本科高年級,將通過交叉聯合“AI+X”課程項目方式,使學生有機會將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前沿相結合,在以人工智能促進不同學科發展的同時,深化對人工智能的理解,推動人工智能前沿的發展。同時,智班學生將獲得與相關產業的聯合實習機會,深入了解實際產業中的前沿基礎科學問題,并通過人工智能知識與技術,加強人工智能在不同產業中的推廣與應用。在應用中對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進一步推廣與發展,并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技術基礎。
今年,清華繼續推進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的改革,對部分大類進行了調整優化,比如能源類更名為能源與電氣類,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調整至能源與電氣類招生;汽車工程系升級為車輛與運載學院,全部納入機械、航空與動力類招生等。在大類培養方面,最值得考生關注的是土木類。今年,清華土木類在全國率先獲批開設了寬口徑的本科專業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涵蓋土木工程、水利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海洋科學與工程5個專業方向。學生入校后不需進行專業確認。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大類出口。在前兩年的本科學習中,學生進行大類通識教育學習,后兩年需完成一個主修專業方向和至少一個輔修專業方向的課程學習。土木類實施“本碩貫通”和“本博貫通”教育模式,以強化“寬口徑、厚基礎、強實踐、多樣化”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滿足未來社會對創新型和復合型杰出人才的需求。
北大:“未來領導者”國際本科項目受關注
今年,北大校園開放日參與人數再創新高,截至昨天已有近6000人預約。來訪者除了可以感受“一塔湖圖”的美景外,各院系實驗室、校史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以及北大書店也向考生和家長敞開大門。
在開放日現場,作為北大積極響應國家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重大舉措,“未來領導者”國際本科項目和“北大—港大法學本科雙學位”項目受到考生和家長的關注。
“未來領導者”國際本科項目將在全球合作院校中選拔最優秀、最具領導潛力的青年人才,在本國完成本科前兩年的學習后,再到北大“一帶一路”書院與北大學子共同開展為期兩年的學習、實踐。此外,今年2月,北大與香港大學正式簽署法學本科雙學位項目合作協議,聯合開設五年制本科雙學位項目,旨在培養通曉內地與香港法律制度的復合型人才。該項目是北京大學與境外高校合辦的首個本科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也是北大、港大兩校頂尖法學院順應國家需要、培育法律專才所做出的全新嘗試,對于促進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尤其是法學領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自2018年起,北大工學院在北大機器人研究中心的基礎上重點籌建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將在2019級正式啟動機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養。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掌握典型機器人動力學與控制、仿生結構設計、智能感知、人機交互、微納操作等技術開發應用為重點,旨在培養面向機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軍人才。
學校北京招生組組長方方介紹,今年北大將醫學類專業納入博雅計劃招生。北大在自主選拔過程中采取更加綜合的考量方式,將招生與育人緊密結合,將選拔由“考場”轉向“舞臺”,在進行綜合素質考查的同時讓考生展示自我,引導考生注重提升學識、視野和能力。今年“博雅計劃”中新增醫學類專業,拓寬了考生的選擇,為考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舞臺。
以上就是“清華開設人工智能學堂班 北大籌建機器人專業”的全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考研信息,點擊考研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