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繼續呈遞增趨勢。2021年考研報考人數377萬,較2020年341萬增加36萬,增幅10.6%,報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小編分享了“2021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考研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內容,想了解的考生記得關注一下~
1.1 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增幅達到10.6%,五年翻了近一番
近五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迅速增長。201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首破200萬人大關,達到201萬。2021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377萬,5年間,考研報名人數翻了近一番。
目前考研熱度較高與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期相關。特別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就業壓力變大,迫使更多的應屆畢業生及往屆生考研,緩解就業壓力的同時,以提升競爭力。
2021年四川省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21.7萬人,較2020年增加了3.1萬人,增幅為16.9%。
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82398人,較2020年增加了7032人,增幅為9.3%。

研究生報名人數與經濟發展趨勢緊密相關,據統計,當我國GDP增速放緩時,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會提高,兩者呈現負相關。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我國GDP快速增長,與此同時,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并在2007年降至最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低增長率發展階段,2015年后,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率快速上升。

通過對考研動機的調查分析,超過半數考生讀研目的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業壓力大,提高就業競爭力;認為畢業學校不好,想提升學校層次為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響導致出國留學受阻轉向國內考研成為新的考研因素。
1.1.2 赴美讀研申請量長期處于負增長,部分考生轉向國內讀研
美國國務院最新公布的過去一年簽證發放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到9月這半年中,美國僅向中國內地發放了808張F1學生簽證,而2019年同期則發放了90410張,同比下降超過99%。

除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赴美學生簽證數量的減少也與美國對中國學生的留學政策有關。
自2019年起,美國就對中國留學生加強了背景審查,尤其是涉及公派的高層次人才、敏感專業。僅2019年一季度,美國就拒簽了180余名中國學者。
今年5月底,美國白宮宣布,自6月1日起,禁止與中國軍方有關的研究生與學者入境美國。9月9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表示,美國將禁止某些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獲得簽證,以防止他們竊取敏感研究成果。2020年美國先后把中國10余所高校列入實體制裁名單,嚴重惡化了美國的留學環境。這些都迫使一部分留學生轉回國內。
2021年考研報名條件中,明確了留學生報考的條件: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期限由招生單位規定)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我國考研政策的調整及美國對中國學生的留學政策,讓更多的留學生轉向國內考研,成為2021年考研大軍的一員。
浙江財經大學2020年考研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2886人,占比64%,2021年考研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3769人,占比67%,占比增長了3%。
金融、會計、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四個專業成為報考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達2685人,占報考總人數的48%。
西北師范大學2020年考研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人數為6691人,占比56%,2021年考研報考專業碩士人數為8378人,占比62%,占比增長了6%。其中,學科教學(英語)專業、應用心理(專碩)、法律(非法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一直是報考熱門專業。
1.3 往屆生報考人數占比繼續擴大
考生構成中,往屆生占比上升較快,主要原因是往屆生對目前的職業狀況不滿意,想通過讀研來提升自我競爭力,獲取更好的就業回報。以云南大學為例,云南大學2020年往屆生考研人數為12291人,占比56%,已經超過了總人數的一半。2021年往屆生考研人數為15410人,占比63%。
西北師范大學2020年往屆生考研人數為6913人,占比57%,已超過總報名人數一半,2021年往屆生考研人數為8392人,占比62%。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高校往屆生報考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部分高校超過六成。往屆生迅速增長加劇了考研熱和考試競爭難度。
1.4 女生讀研比例穩步上升
近年來,女生讀研比例穩步上升。1999年,全國招收女性碩士研究生2.6萬人,在碩士總招生人數中占比36.5%。2009年起,女性碩士招生數量開始超過男性。2019年女性碩士招生人數為44.7萬人,占比55.1%。
女性占比快速增長,有著復雜的社會因素。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的進步,給了女性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另一方面,女性自身的一些優勢,如自控能力強,比較認真仔細,都容易讓他們在各級考試中勝出。這不僅僅是在研究生考試中,中高考中,女性的優勢與占比也在明顯放大。
與此相關,在公務員等相關考試中,也明顯呈現了女性占比增高的趨勢,這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