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份“搶人大戰”持續發酵,人才爭奪是地方政府區域競爭的主要手段。關于“搶人大戰”的興起與持續發酵,不知各位是否清楚,小編整理了關于為什么會爆發“人才爭奪戰”?的相關文章,一起來解讀一下原因吧!
人才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
資本、土地和勞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大基本生產要素,任何國家或者經濟體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這三大要素的投入。
第一,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三大要素需求的程度不同。在農業文明時期,土地是相對重要的生產要素,獲得土地是最根本的。資本和勞動兩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務于土地的規模、肥沃程度等自然地理因素。
當農業生產有了剩余之后,土地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開始下降,資本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人類開始進入工業文明時期。在這個經濟發展階段,資本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土地和勞動要素受制于資本。而相應的,土地的價值來源也從農業文明時期的自然地理因素轉為區位交通地理因素,靠近大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土地更容易吸引資本。
當工業生產有了剩余之后,資本的重要性又開始下降,勞動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在這個經濟發展階段,開始形成勞動雇傭資本的趨勢,共享經濟開始興起,而土地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文化地理因素上。
隨著經濟發展階段和文明形態的變遷,勞動和人的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正是“人才爭奪戰”爆發的經濟大背景。
第二,資本和土地是相對有限的,而勞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無限的。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中,資本和土地受所在時空的制約,相對來說是有限的。
勞動要素特別是腦力勞動,具有彈性和靈活性。一方面,勞動要素相對來說是可以無限開發的,因為勞動這種要素具有自身再生產的功能和作用,這決定了人口再生產的可持續性。
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質也是逐步被開發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呈現出逐漸提高的趨勢。因此,在土地和資本兩大要素相對有限的情況下,要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就必須在勞動要素上進行更多的投入,開發人力資源。人才爭奪的窗口由此而打開。
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雖然勞動要素在經濟發展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當下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壓力。
第一,從數量上看,人口供給進入相對短缺的階段。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而且來得更快、更早,已經呈現出“未富先老”的特點。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數據,截至2017 年底,我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2.41 億人,占總人口的 17.3%。從人口規???,2017 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 萬,預計到 2050 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 4.87億,占總人口的 34.9%,由此可知我國人口老齡化規模之大、速度之快。
第二,從質量上看,人口素質越來越重要。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時間里,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是有著多方面原因的,而大量農村流動人口帶來的數量上的人口紅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方面,農村和小城鎮向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輸送了大量的低價勞動力 ;另一方面,流動出去的人口有著掙錢養家和向上流動的動力和壓力,充滿干勁和活力。
當前,數量上的人口紅利正在下降。除了少部分能夠留在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大部分的流動人口都逐漸回到農村養老。同時,新生代的農村子女很多也都是獨生子女,除非能考上大學走出去,他們中的大多數并不愿意外出打工。因此,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少,城市的招工也越來越難。
數量人口紅利逐漸下降,質量人口紅利開始來臨。高等教育的擴招儲備了比較多的人力資本。過去,大學生更多地是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流動。現在,隨著二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和完善,在一線城市生活和競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被一線城市吸引和集聚的人力資本開始新一輪分流,城市之間的人才爭奪逐漸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