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大綱—教育學原理(二) | |||
章節 | 2021考研 | 2022考研 | 變化 |
七、課程 (二)課程類型 |
(二)課程類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 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
(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 | 新增 |
(三)課程開發 | 3.課程目標課程目標的概念;課程目標的來源; 課程目標與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關多; 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 |
3.我國中小學課程目標及其演變。 | 新增 |
5.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取向;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 5.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與課程 | 新增 | |
(四)教學模式 | 2.當代國外主要教學模式 程序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掌握學習教學模式;暗示教學模式;范例教學模式;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
2.逆向設計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模式; 項目探究教學模式;STEM教學模式。 |
新增 |
(五)教學過程 | ⒉教學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關系; 掌握知識與培養思想品德的關系;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關系;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 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 |
2.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關系; | 新增 |
3.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概念; 教學設計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設計的模式。 |
3.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 | 新增 | |
七、課程 (六)教學組織形式 |
3.現代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 個別輔導與個別化教學;分組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與走班制; 泛在學習; 慕課(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翻轉課堂; |
3.混合教學 | 新增 |
(七)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演示法;練習法;參觀法;自學輔導法; | 實習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擬法。 | 新增 |
(八)教學評價及其改革 | 3.學業成就評價 | 3.學業成就評價紙筆測驗表現性評價,檔案袋評價。 | 新增 |
九、德育 (五)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 |
說服教育;情感陶冶;實踐鍛煉;自我教育;榜樣示范;品德評價; | 獎賞與懲罰。 | 新增 |
(六)德育途徑 | (六)德育途徑 德育課程與直接的道德教學; 間接的道德教育;教學育人,指導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 |
全方位德育與間接的道德教育;協同育人。 | 新增 |
教師與學生 (二)學生 |
(二)學生 1.學生及學生觀 2.學生群體與學生組織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少年兒童組織;學生群體與組織的作用。 3.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
2.學生發展及年齡特征幼兒、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發展特征; 學業發展,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生涯發展。 3.青年及少年兒童組織及其建設; |
新增 |
點擊查看:《22考研大綱教育學(教育學原理二)變動手冊》·文字在線版
點擊查看:2022考研大綱變動_公共課大綱變動_專業課大綱變動:2022考研大綱各專業大綱變動完整匯總(持續更新)
點擊查看:2022考研大綱原文/變動解析/大綱知識點/PDF下載版完整版匯總(持續更新中)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分享“2022考研大綱:2022考研教育學原理大綱變動(二)”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