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階段:復試 科目滿分值:100
考試科目:環境監測 科目代碼: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考試時長:180 分鐘
一、科目的總體要求
環境監測課程要求以污染物為主線,掌握水、大氣、固體廢物、土壤、噪聲和放射性污染物監測的基本原理、技術方法和監測過程中的質量保證,以及簡易監測方法和現代監測技術等內容。
二、考核內容與考核要求
《環境監測》共包含九個章節的內容:緒論、 水和廢水監測、大氣和廢氣監測、固體廢物監測、土壤質量監測、物理性污染(噪聲和放射性污染物)監測、監測過程的質量保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各章節所在分值比例基本為5:20:22:10:10:10:10:5:8。
第1章:緒論
掌握環境監測的目的和分類,環境保護標準的分類和作用,重點掌握優先污染物,一類污染物的定義,我國環境標準體系及特點,水及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熟悉環境監測的特點和監測技術發展進程。
第2章:水和廢水監測
掌握水質監測方案的制訂、水樣的采集和保存、預處理方法;水質物理指標(色度、殘渣、濁度、礦化度、電導率)、金屬化合物(汞、鎘、鉻、鉛、銅等)、非金屬無機物指標(酸堿度、pH、溶解氧、氰化物、氟化物、三氮等)、有機化合物指標(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酚類)等的測定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ICP-AES等儀器設備的原理及定性定量方法。
第3章:大氣和廢氣監測
掌握氣態和蒸氣態污染物質(SO2、NOx、CO、臭氧、硫酸鹽化速率、光化學氧化劑、總氧化劑等)、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PM10、PM2.5)的監測原理和方法;掌握大氣監測方案的制定、污染源監測、室內空氣環境監測原理。熟悉環境樣品的采樣方法和采樣儀器,靜態及動態配氣的特點及適用對象。
第4章:固體廢物監測
掌握工業有害固體廢物的定義和分類、固體廢物樣品的采集和制備、有害特性的監測方法、生活垃圾概念、幾種處理方法及對應的監測指標。
第5章:土壤質量監測
掌握土壤基本知識,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方案,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加工、預處理方法、無機及有機化合物的測定方法。
第6章:物理性污染監測
掌握噪聲的參數定義、城市環境噪聲監測方案的制定、噪聲標準、噪聲的疊加及相減、等效連續A聲級及晝夜等效聲級的計算、噪聲計的原理及特點等。熟悉放射性污染監測的基本參數定義。
第7章:監測過程的質量保證
掌握實驗室質量控制圖的繪制及使用方法,數據修約,實驗室內部及實驗室外部質控方法,數據的準確性、精密性等五性的概念及方法、誤差、偏差、標準偏差及回收率的計算。熟悉標準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標準化、環境標準物質、環境質量圖;
第8章: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
掌握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特點及應急監測方法,簡易監測的方法及原理。
第9章:環境自動監測系統
掌握大氣、水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構成、主要監測指標的監測原理及方法,并與人工手動監測方法進行對比。掌握遙感監測的基本定義、3S技術定義及方法。了解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及環境監測網。
三、題型結構
考試包含多種題型: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等。
四、其它要求
具體考試時間以《準考證》為準。
點擊查看:
原文標題:2021年復試考試科目大綱下載
原文鏈接:http://yjsc.cuit.edu.cn/NewsCont.asp?bm=00&type=918&id=2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