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文學理論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系統考查考生在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及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學術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試題為150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語言學75分;文學概論75 分。(三)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包含名詞解釋、簡答、分析、論述四種類型。
三、考查范圍
語言學概論部分
一、語言學的基本問題
(一)語言學的對象和學科性質
(二)語言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三)語言學的應用價值
二、語言的性質及其功能
(一)語言的符號性質
(二)語言符號的系統性
(三)語言的社會功能
(四)語言的思維功能
三、語音和音系
(一)語音學基本理論
1.語音學和音系學
2.音素與音位
3.國際音標
(二)語音的聲學原理
1.語音四要素
2.音質的聲學分析
3.聲學分析的儀器和軟件
(三)語音的發音原理
1.元音
2.輔音
(四)音位和音系基本理論
1.劃分音位的原則
2.音位和音位變體
3.音質音位和非音質音位
4.音位區別特征與音位聚合
(五)音變理論
(六)韻律和層級
四、語法
(一)語法學基本理論
1.語法單位
2.語法層級機構
3.語法運轉規則
(二)組合規則
1.詞法規則
2.句法規則
3.組合的層次性
4.組合的遞歸性和開放性
(三)聚合規則
1.詞類
2.形態
3.語法范疇
(四)變換和句型
(五)語言的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
五、詞匯語義語用
(一)詞匯學基本理論
1.詞匯和詞義
2.詞的詞匯意義
3.詞義的特性
(二)詞義的各種關系
1.一詞多義
2.同義關系
3.反義關系
4.上下位關系
5.語義特征和語義場理論
(三)句義
1.詞義的組合搭配關系
2.語義結構
3.語義范疇
4.真值、蘊涵和預設理論
(四)語用學基本理論
1.語境理論
2.話題和說明
3.焦點和預設
4.言語行為理論
六、文字
(一)文字和語言的關系
(二)文字的性質與類型
(三)文字的特點和規律
(四)文字的起源和發展
(五)書面語
七、語言演變與語言分化
(一)語言演變的原因、特點及其規律
(二)語言的分化
1.語言分化的原因
2.社會方言
3.地域方言
4.親屬語言和語言的譜系分類
八、語言的接觸
(一)語言接觸基本概念
(二)借詞
(三)語言聯盟與系統感染
(四)語言的替換和底層
(五)民族/國家共同語進入方言或民族語的層次
(六)語言混合
九、語言系統的發展
(一)語音的演變
1.語音演變的表現
2.語音演變的規律和機制
3.語音對應關系和歷史比較法
(二)語法的演變
1.組合規則演變
2.聚合類演變
3.類推
4.結構的重新分析
5.語法化理論
(三)詞匯語義的發展
1.新詞產生、舊詞消亡與詞語替換
2.詞匯演變與語言系統
3.詞義演變
參考書目:
《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著,王洪君、李娟修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版。
文學概論部分
(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1、藝術反映論
2、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論
(二)文學活動
1、文學作為活動
(1)文學活動的構成(世界;作者;作品;讀者)
(2)文學活動的發生與發展
2、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1)文學的含義
(2)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3)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
3、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
(1)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基本屬性
(2)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3)科學發展觀與文學的繁榮
(三)文學創造
1、文學創造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產
(1)文學創造作為特殊的生產
(2)文學創造的客體與主體
(3)文學創造的主客體關系
2、文學創造過程
(1)文學創造的發生階段
(2)文學創造的構思階段
(3)文學創造的物化階段
3、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
(1)文學的真實
(2)善的判斷與情感
(3)美的創造
(四)文學作品
1、文學作品的類型和體裁
(1)文學作品的類型
(2)文學作品的基本體裁(詩;小說;劇本;散文與報告文學)
2、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
(1)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
(2)文學典型
(3)意境
(4)文學意象
3、敘事性作品
(1)敘事界定
(2)敘述內容
(3)敘述話語
(4)敘述動作
4、抒情性作品
(1)抒情界定
(2)抒情性作品的構成
(3)抒情方式
5、文學風格
(1)風格的定義和內涵
(2)文學風格的類型和價值
(3)文學風格與文化
(五)文學消費與接受
1、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
(1)文學消費與一般消費
(2)文學接受的文化屬性
2、文學接受過程
(1)文學接受的發生
(2)文學接受的發展
(3)文學接受的高潮
3、文學批評
(1)文學批評的價值取向
(2)文學批評的模式
參考書目:
《文學理論教程(第五版)》,童慶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原文鏈接:http://yjs.kmu.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90&wbnewsid=1197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昆明學院610-中國語言文學理論基礎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