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2021MJC考試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1新傳專碩(MJC)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大綱”的相關信息,希望報考本校的同學們注意查看接收。
考試科目代碼:440
考試科目名稱: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一、考試內容及要點:《傳播學教程》《中國新聞傳播史》
《傳播學教程》
第一章 傳播學的對象和基本問題
第一節 從傳播的定義看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一、如何把握傳播的概念
二、傳播與信息
三、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第二節 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
一、社會傳播的系統性
二、社會信息系統的特點
三、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與社會發展
第三節 精神交往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傳播觀
一、在人類交往活動的大系統中把握傳播
二、從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辯證關系中把握傳播
三、學習傳播學,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第二章 人類傳播的歷史與發展
第一節 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傳播
一、動物社會的傳播現象
二、動物傳播的局限性
三、勞動創造了人類的語言
四、人類語言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第二節 人類傳播的發展進程
一、口語傳播時代
二、文字傳播時代
三、印刷傳播時代
四、電子傳播時代
第三節 信息社會與信息傳播
一、傳播媒介的進化與社會發展
二、信息爆炸與信息社會
三、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到來
第三章 人類傳播的符號和意義
第一節 符號在人類傳播中的作用
一、符號的定義
二、信號與象征符
三、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
四、符號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 人類傳播中的意義交流
一、什么是意義
二、符號意義的分類
三、符號意義的曖昧性
四、傳播過程中的意義
第三節 象征性社會互動
一、人類的象征行為
二、象征性社會互動與傳播
三、象征性文化與現代社會
第四章 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結構
第一節 傳播的基本過程
一、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
二、幾種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
三、傳播過程的特點
第二節 社會傳播的系統結構
一、傳播過程研究與傳播系統研究
二、系統模式下的社會傳播結構
三、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
第五章 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
第一節 人內傳播
一、人內傳播的過程與結構
二、作為能動的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人內傳播
三、作為社會心理過程的人內傳播
四、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模理論
第二節 人際傳播
一、人際傳播的動機
二、人際傳播的特點和社會功能
三、人際傳播與自我表達
第六章 群體傳播、集合行為、組織傳播
第一節 群體傳播
一、群體的概念及其類型
二、群體的社會功能和意義
三、群體傳播與群體意識
四、群體規范在群體傳播中的作用
五、群體壓力與趨同心理
第二節 集合行為及其傳播機制
一、集合行為的定義和發生條件
二、集合行為中的特殊傳播機制
三、流言傳播與集合行為中的“信息流”
第三節 組織傳播
一、組織與組織傳播
二、組織內傳播的過程與機制
三、組織外傳播及其形態
第七章 大眾傳播
第一節 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一、大眾傳播的定義
二、大眾傳播的特點
三、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 大眾傳播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一、大眾報刊與大眾傳播
二、電報、電影、廣播與大眾傳播
三、電視媒介與當代大眾傳播
四、互聯網與大眾傳播的新革命
第三節 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一、大眾媒介與現代人的生活
二、關于大眾傳播社會影響的兩種觀點
三、大眾傳播、信息環境與人的行為
第八章 媒介技術與媒介組織
第一節 媒介技術與社會發展
一、技術的定義和本質
二、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三、媒介工具和技術的現實社會影響
四、當代新媒介技術發展趨勢及社會意義
第二節 媒介組織的性質和社會作用
一、傳播者與大眾傳媒
二、大眾傳媒的組織目標與制約因素
三、傳媒組織在信息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第九章 傳播制度與媒介規范理論
第一節 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
一、國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體和經濟勢力的控制
三、廣大受眾的社會監督控制
第二節 關于傳播制度的幾種規范理論
一、極權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范理論
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范理論
三、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范理論
四、發展中國家的傳播制度和媒介規范理論
第十章 社會轉型與受眾變遷
第一節 “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一、“大眾”的概念
二、大眾社會理論的形成和變化
三、大眾社會理論與傳播學研究
第二節 幾種主要的受眾觀
一、作為社會群體成員的受眾
二、作為“市場”的受眾
三、作為權利主體的受眾
第三節 分眾理論及其研究
一、分眾的概念、社會觀和理論依托
二、媒介發展的分眾化趨勢
三、有關分眾需求的實證研究
第四節 “使用與滿足”——一種受眾行為理論
一、受眾的傳媒接觸動機和使用形態
二、傳媒接觸的社會條件因素
三、對“使用與滿足”研究的評價
第十一章 傳播效果研究
第一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領域與課題
一、傳播效果的概念含義
二、傳播效果的類型及研究課題
三、傳播效果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一、早期的“子彈論”或“皮下注射論”
二、“傳播流”研究與“有限效果論”
三、20世紀70年代以后的宏觀效果理論
第三節 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一、傳播主體與傳播效果
二、傳播技巧與傳播效果
三、傳播對象與傳播效果
第十二章 幾種主要的大眾傳播效果理論
第一節 大眾傳播與環境認知——“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一、“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概要及特點
二、對“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研究
三、“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意義、問題和網絡傳播環境的挑戰
第二節 大眾傳播、社會心理與輿論——“沉默的螺旋”理論
一、“沉默的螺旋”理論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特點
三、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研究與評價
第三節 大眾傳播的潛移默化效果——“培養”理論
一、“培養”理論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養”理論關于社會與傳播的基本觀點
三、“培養”理論的外圍
第四節 大眾傳播與現實“建構”——新聞框架與框架效果
一、框架與媒介框架、新聞框架
二、關于新聞框架的實證研究
三、框架效果與受眾框架
第五節 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從“知溝”到“數字鴻溝”
一、“知溝”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知溝”理論及其反命題
三、從“知溝”到“數字鴻溝”——“知溝”理論的應用研究及其意義
第六節 “第三人效果”——對大眾傳播影響力的一種認知傾向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論緣起
二、對“第三人效果”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三、“第三人效果”理論的意義和理解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三章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第一節 從國際傳播到全球傳播
一、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的概念
二、全球信息化的影響和沖擊
第二節 關于世界信息傳播秩序的爭論
一、世界信息生產和流通的失衡狀況
二、“新世界信息秩序”論爭
第三節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課題
一、國際報道中的新聞價值問題
二、信息與國家主權問題
三、文化帝國主義問題
第十四章 傳播學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第一節 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一、傳播學的早期學術思想源流
二、傳播學的奠基者和學科開創者
三、信息論和控制論對傳播學的貢獻
第二節 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一、傳播學的經驗學派
二、傳播學的批判學派
第十五章 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第一節 傳播學與調查研究
一、傳播學調查研究的類型
二、調查研究的基本過程
第二節 抽樣調查法
一、幾種主要的隨機抽樣技術
二、問卷設計
第三節 內容分析法
一、內容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二、內容分析的課題和用途
三、內容分析的程序和技術
第四節 控制實驗法
一、控制實驗法的用途
二、控制實驗的基本程序與技術
《中國新聞傳播史》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第一節 中國新聞傳播活動溯源
第二節 唐代的新聞傳播與早期的官報
第三節 宋代官辦的“邸報”和流行于民間的“小報”
第四節 元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第五節 明代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六節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聞傳播活動
第二章 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與初步發展
第一節 中國近代報業的開端
第二節 鴉片戰爭前澳門、廣州的近代報刊
第三節 鴉片戰爭后近代報業在香港的興起
第四節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上海報業的崛起
第五節 在華外報網的形成與外報的歷史作用
第三章 國人辦報活動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國人辦報活動的興起
第二節 維新運動與國人第一次辦報高潮
第三節 維新派報刊的業務特點與歷史作用
第四章 清末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資產階級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報刊活動
第二節 “新政”與國內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
第三節 新聞思想與新聞業務的發展
第五章 民國初年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民國初年政黨報紙的繁榮
第二節 袁世凱統治下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三節 北洋軍閥控制下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四節 新聞業務的變遷和著名采訪記者的誕生
第六章 五四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
第二節 新的報刊宣傳陣線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無產階級新聞傳播事業的誕生
第四節 新聞工作改革、新聞學研究與新聞教育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大革命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的報刊
第二節 國共合作后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三節 北洋軍閥統治地區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四節 北伐戰爭中的革命報刊
第八章 十年內戰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國民黨統治區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二節 革命根據地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三節 抗日救亡運動中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四節 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九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二節 國統區新聞傳播事業與境外抗日宣傳活動
第三節 淪陷區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國民黨新聞統制的重建與新聞界的抗爭
第二節 解放區人民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與新聞工作中兩條戰線的斗爭
第三節 中國新聞傳播事業的劃時代巨變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社會主義新聞傳播事業的創建與初步發展
第二節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與新聞業務的探索和改進
第三節 新聞宣傳報道的成就與過失
第四節 1956年社會主義新聞工作改革
第十二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與調整
第二節 從反右派斗爭到“大躍進”運動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三節 60年代初期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
第四節 主要新聞思想評價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新聞傳播事業的艱難發展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新聞傳播事業的主要特點
第十四章 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回歸新聞本位(1978—1992)
第二節 駛上市場化的快車道(1992—2002)
第三節 日漸開放的新聞事業(2003—2012)
第四節 十八大以來的新聞傳播事業(2012年底—)
第五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廣播電視事業
第十五章 網絡媒體的崛起
第一節 網絡傳媒格局的初步形成(1995—2000)
第二節 網絡媒體輿論影響力日增(2000—2009)
第三節 互聯網的微博時代
第四節 網絡媒體發展納入國家戰略
第十六章 1949年以來臺灣、香港、澳門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 1949年以來臺灣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二節 香港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三節 澳門的新聞傳播事業
原文標題:湖南師范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s://yjsc.hunnu.edu.cn/info/1027/10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