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MPAcc復試回憶經驗貼一
復試:
筆試:
因為分數比較尷尬,所以成績出來都一直定不下心看書,等回學校才開始看,中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全程差不多看了20天,所以作為一個本專業的復試分數不算很好也是活該。復試用的書,管理會計看的余緒纓版(二周目),審計先看了陳漢文版(一周目),再看的注會,但時間來不及,只看了一點點。會計看的我們自己學校上課用的課件和注會(一周目)。本來到這里就完了,但我們這年特別坑,復試通知出來的時候才說要考財務管理。我就看的我們學校上課用的財務管理,之前上課一點都沒聽,看的時候也匆匆忙忙的,導致財管筆試25分只拿了13分。廈大考的偏理論,所以看書的時候要注意里面各種理論,還有記記小標題。
面試:
要微笑!微笑!微笑!微笑不僅讓你看起來得體自信有氣場,更重要的是微笑會對自己有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減輕你的緊張,這個是有科學依據和親身體會的。廈大不要求穿正裝,所以穿的得體大方即可。一緊張就發冷的妹子穿個厚外套,一緊張就熱的妹子直接穿襯衫搭小裙子就既正式又好看了。
專業英語方面我無話可說因為我們當時分EFG三組,FG組都中文自我介紹,英文問答也是日常問題,就我們E組是英文自我介紹,我英文自我介紹完
那老師就直接用英文問我資產減值是什么!wtf!我知道你說的是資產減值就謝天謝地了好嗎!我尷尬的用英文說,老師我只會用中文表述不知道英文該怎么表述。他OK,next question,然后用英文說,舉例說明股東權益的類型。我瘋了……我又重復了那句話......總之我背的專業英文常用詞匯一點用都沒有......
然后是政治,因為準備過所以沒什么問題。接下來就是專業題,我抽到的是管理會計,“說說bsc,kpi,eva在績效管理中的作用”。看到一堆縮寫一臉懵逼,老師說不能換題,我就老實說我看書沒好好看縮寫,所以不知道這三個是什么,那個女老師就說,那你談談你學過的管理會計有什么績效管理工具吧,我就說了平衡計分卡(其實就是bsc),因為這個重點看過,所以講了很多而且一直沒被打斷和質問,然后我又突然想起eva是什么,又講了eva,最后說:“老師,我實在是不知道kpi是什么了。”老師就讓我粗去了。。。面試完感覺自己沒戲了,結果統分的學長說我面試成績中上,但筆試不算高。
其他:
1.最 好找一個研友,答疑解惑,信息共享,交流感想,互相鼓勵。
2.很多寶寶問我英二真題太少要不要先做英一,個人認為,不要。英一確實比英二難,但它們的套路完全不同,對你英二閱讀拿分沒什么幫助。
3.網課沒有什么好推薦的,趙呂陳的網課都看過一些,我覺得都不如自己看書和思考來得有效率。朱wei的戀戀有詞褒貶不一,我覺得看個人,如果你聽完只記得他的段子那你就別浪費時間了,但如果你仔細領會他對記憶和使用單詞的理念并且被他的故事鼓舞,那還是可以聽聽看的。
4.初試用過的書全在圖中(除了戀戀有詞,考完直接給閨蜜了所以圖里沒有)
最后,祝付出努力的你們都能有回報,加油!
2017廈大會計專碩mpacc經驗帖二
關于復試,占分40%(分為筆試4成分、面試6成分)
筆試科目包含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成本與管理會計。廈大注重關鍵概念的理解和記憶,考的不廣要注意重點章節。出復試通知的時候會有考綱,根據教材和教學視頻、對照范圍進行學習。
關于教材選擇有兩種建議。
1、如果你本科是會計、財務等專業有學過這四門課,或者自學能力強的同學,那么我建議直接買注會的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這三門教材,優點是對于新準則改變更新及時,缺點是內容多、難而細。
2、如果是跨專業或者接受能力弱的同學,可以咨詢你們學校會計專業本科用的哪些教材,如果沒有合適的可以參考廈大往年的推薦教材。
第二,面試受各種因素影響,比如抽的組不同遇到不同老師、抽的順序不同給分嚴寬不一、抽的題不一樣。有的組英語不用自我介紹,有的英語不問專業課問題而是聊一般話題,有的老師笑著問有些老師板著臉。這些變數你都要做好準備,但是主要還是看你自己實力。面試含英語自我介紹、專業課英語形式面試、專業課中文形式面試、不計總分的政治面試。
2014年廈門大學MPAcc考研經驗之【復試篇】三
2014.3.13
經過漫長等待,廈大管院的mpacc復試名單終于在今天公布。今年共招40(包括審計專碩)人,從名單來看,保研占了18個名額,還留下22個名額給考研的同學。進入復試的有27個(23個會計專碩+4個審計專碩)。此外還有8個少數名族骨干,不過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的招生名額單列,不占專業招生計劃指標(據教秘的話推測,他們只要復試過60分就行了)。所以對普通考生來說,只刷5個。
今年的復試時間定在2014.03.25,去年的時間2013.3.18,提前了一周,時間相對多了一點。
復試的形式和內容沒有變化,依然是筆試、面試對半開。筆試專業內容(40%)為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筆試英語(10%)為聽力。綜合素質面試(40%)為政治和專業素質,但政治不計入總分(但要過60分),英語面試(10%)
一、筆試
筆試下午3點開始,共計兩個小時,英語半小時(加上發試卷和填答題卡),剩余一個半小時為專業內容。
筆試小感
英語筆試練六級去,沒多少可以強調的。
財務會計沒有難度,即使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只是考股票,業務處理都很常規,這一部分的分數大家應該都拿了。
管理會計部分有一定難度了(我以我的水平認為),畢竟在準備過程中沒有特別注意到這個問題。假如完全按照指定參考教材復習的話,很可能不能完整地復習到該題涉及的內容,廈大的題目不是一板一眼地按照指定參考教材來的。
審計部分的題目是我沒想到的,也是大部分人沒想到的。考到了期后事項的概念、判斷、及相應的審計報告調整。對于復習時沒有重視的同學來說,很可能失分。對于復習到的同學來說,該題又很常規。而該部分考題在廈大指定的審計教材中,是以極簡的筆墨帶過的。
總結:廈大的筆試題目總體不難,但有一點值得注意,正如上面提到的,廈大的考試內容絕對不是一板一眼按書上的范圍來,它比較靈活。如審計的題目,書上沒怎么講,但考試考到了,管會的題目光復習書你也不一定答得對。所以呢,在準備復試的時候,就需要借鑒其他教材,細讀教材,我會在后面內容中分享我是怎么做的,但僅供參考,大家需結合個人情況,實事求是。
英語面試
之后便被一個負責協調的師兄叫了出去英語面試。英語面試的課室比較小,兩個女老師坐對面,負責不同科目的提問。旁邊坐了一個師姐負責協調和計時。面試總時間8分鐘左右。
坐下后,桌上放有3張對折的紙條,里面寫有FinancialAccounting、Managerial Accounting、Auditing。我抽到到了審計,老師先問我是否學過審計,I said yes!,說完我眼睛狡猾地斜視了一下老師準備的那個問題單,目測審計這一科她準備了15個問題,然后它就開始提問。關于審計,她問了這么幾個問題:
1、What’s the purposeof auditing?
2、What’smateriality level?
3、What’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ity level and auditing evidence?
4、How manyauditing procedures? What are they?
5、Do you knowmany types of audit opinion? What are they?
這些問題翻譯成中文來回答是沒有任何難度的,但如果是英文表達,事情就會很不一樣了。沒有事先準備的話,講起來肯定是疙疙瘩瘩的,專業詞匯不會表達,尤其是像我這種沒學過專業英語的同學。
慶幸的是,面試前背的那些單詞和短句拯救了我。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準備復試的時候可以借一本會計、審計專業英語的書籍,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知識點,應付英語面試應該夠了,畢竟不會用英語問你太難的題目,那是中文面的任務。
如果你跨專業怎么辦呢?當然,老師也會調整問題,以下是Financial Accounting的部分問題,
1、What isfinancial accounting?
2、Can you tellme something about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
3、If we wantto know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a company, what should we do?
4、How do youlike Xiamen?
5、Recently,many people decide to study oversea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trend?
You see, not sodifficult! 當然我認為本專業的同學如果好好學習哈專業英語,回答老師的問題也是很easy的。
三、綜合素質面試
英語面試完了后便來到走廊的另一頭,坐在課室外的凳子上等候。在外面等別人時每一分鐘都感覺好漫長。
當我走進教室那一刻,略微有點被嚇住。這是一個會議室,中間是個長圓桌。圓桌對面坐著一排老師,估計有5個。為首的面試老師態度較為溫和,這讓我平靜了許多。開始之前,老師問了我的學校,在班級的排名,什么意思大家應該懂的。有一位老師竟然認得我們系主任,讓我有種遇到鄉親的感覺。
首先進行政治。一張A4紙上有四個問題,擇一回答。我選了有關經濟制度改革的問題,談了下政府在經濟制度方面改革的具體措施。這一塊不計入總分,所以臨時抱佛腳也是可行的,我是在去廈大的動車上完成政治復習的。
然后是專業問題,財務會計、管會、審計各有一問,問題如下:
1.審計與公司治理在風險管控中的作用?
2.什么是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的作用是什么?
3.管理會計有哪些控制手段可以幫助公司改善業績?
說實話,看到這幾個題目時,我是發怵的。
1、我自認為自己的審計復習得比較好,但看到審計的題目時,我有兩個概念不理解,一是公司治理,二是風險管控。此外,我沒有思考過這種問題,所以不敢妄答。
2、由于現金流量表部分的內容我認為不會考,所以準備的時候也沒注意,所以不是我第一選擇。
3、我感覺貌似管理會計比較好入手,于是想談談這個問題。剛開口準備談從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進時,老師打斷了我,強調是“控制手段”。然后我有點懵,于是趕快換題,回答了現金流量表的問題。回答的過程中被老師追問了一個問題,整體還算良好,老師沒有給我造成壓迫感。畢竟老師肚子也餓了,面完我都12點半了。
據同考的另一位研友回憶到,它回答了有關“戰略成本管理”的問題(他下午面試,題目不太一樣),回答過程中被老師追問了好幾個問題。原因我推測是我們對待管理會計不像會計那樣熟悉,再加之將成本和戰略聯系起來,因而會混淆一些相似的概念,容易被老師追問。
總結
看完廈大的面試題,大家應該會有這種感覺,廈大面試偏向于考概念層面的東西,并將其與管理聯系起來,讓你闡述你的理解。這就對復試的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業務處理,還要重視概念層次的學習。也許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多做做書后每一章節的簡答題。
2019MPAcc經驗分享---廈大篇四
復試
對于專碩而言,復試比例非常低。但是只要有一點希望都要準備復試。
會計:CPA資產部分,剩下的粗略翻了一下中財教材
財管:人民大學出版社
審計:廈大的教材,內容比較少,最 好配合CPA
管理會計:CPA以及夢圓南強的筆記
一、筆試
筆試總體比較簡單,廣泛涉獵,基本了解就可以。
二、面試
先是英文自我介紹,之后英文提問,問了為什么要學會計,學到了哪些技能,回答時強行摻了一些準備過的專業名詞。
政治三選一回答,記得有兩題分別是“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看法”、“闡述綠色發展”,不計入總分,能發表一些看法即可。
專業問題抽一題回答,抽到了“審計報告準則的變化及看法”,之前有準備過準則變化,簡要闡述后,老師問審計意見的位置是否有變化,引導我回答遺漏的知識點。還問了關鍵審計事項的確認方式,可我完全不了解,然后面試就結束了。面試的老師都很和藹,有回答不了的問題也沒關系。
最后,祝每個人都能得償所愿,前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