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考研估分之后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還有超級多的資料等你來拿,這次估分你不虧的,趕緊點擊下圖進群吧!
初試結束后,相信考生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分數線了。2021考研初試分數線將在2021年3月公布,2021考研國家線暫時還未公布,請考生們耐心等待。
為了更好地供考生提供幫助,小編整理了歷年考研國家線匯總,供大家參考。考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前做好復試準備。
點擊查看:歷年國家線匯總
首先初試成績公布可以參考歷年初試成績公布時間

國家線、自主劃線的定義
考研國家線,是教育部依據碩士生培養目標,結合年度招生計劃、生源情況及總體初試成績情況,確定報考統考、MBA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考生進入復試的基本要求標準,其中包括應試科目總分要求和單科分數要求。 自主劃線,是具有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自主劃定分數線資格的高校,根據報考自己學校考生的情況和計劃招生的人數來確定初試分數線,將劃定的分數線上報教育部備案,而不用參考國家統一劃定的分數線。 普通高校復試分數線的劃定方法為:教育部的國家線出來后,以國家線為依據,上漲一定分數予以通過。 一般而言,自主劃線的學校的分數線都會先于國家線而出,且基本上都會高于國家線。不排除有個別學校個別專業會低于國家線。(通常指34所自主劃線院校) 除此之外,國家線還有A類、B類地區兩大劃分,另外專業還分為學碩和專碩,我們要以此來看一下國家線的走勢圖,好分析影響國家線的因素。
2021考研國家線趨勢走向
根據全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教育部把全國31個省市的考研分為A類和B類。 一區(A類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等21省(市); 二區(B類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一般情況下,A類地區因各方面發展較快,對于考生的要求會高一些,分數線基本上會比B類地區高出2-10分。 報考了A類地區但沒過線(總分或單科)的同學,可選擇調劑到B類地區(當然也得過B類國家線)。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學術學位類)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專業學位類)

總的來看,所有專業的總分浮動范圍在0-25分,單科分數浮動范圍在0-12分。
整體上這五年的分數浮動還算穩定,一般是結合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情況來定,沒有較大變動,這里分為學碩和專碩來分析:
以2020年的學碩各專業分數線為例,其中文學、管理學的總分相比去年沒有變動,而哲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和體育學的分數都上漲了5-7分,其他專業分數都有所下降。
按往年應該是持平或微漲的趨勢,但今年由于疫情影響,大部分專業的分數線都有下降,以緩解當前的社會就業壓力。
專碩各專業2020年的分數線中,總分上漲和下降專業基本持平,比如審計、應用心理、體育、藝術等漲幅都在6分左右,而建筑學一列、臨床醫學一列、中醫等下降分數在5分左右,只有翻譯、新傳和出版的分數相比去年未變。
相對來說,國家線的變動有以下特點:
1. 學碩國家線上下浮動要比專碩相對穩定;
2. B類地區分數線是跟隨A類地區進行漲跌;
3. 所有專業的分數線都有一定的浮動范圍。
綜上所述,不管是自主劃線還是國家線,固定范圍是不會超出的,雖然今年教育部宣布擴招,考研人數也高達377萬,但招生計劃還是有限的,分數線大概率還是會持平或微漲,具體要看各專業的招生情況來定。
重點提醒:管理類聯考專業不再統一劃線,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單獨劃線,其中招生包括應屆生的專業則大概率會漲分,而僅接收在職考生的專業分數會相對穩定。
那么國家線也是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快看看都是啥情況。
影響國家線的因素
通常來說,國家線有兩大作用:
一是制定專業的初試及格線,各院校在此基礎上進行招生復試,只能提高院校分數線,不得低于國家線,但34所自主劃線院校有資格降低分數線進行錄取;
二是用來宏觀調控供求和報錄比例,國家線的劃定都是基于當年的綜合情況,使上線人數不至于過多或過少。
過多會令院校抬高分數線,提高考生淘汰率,給招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過少則會影響地區院校資源分配不均,會出現優勢院校人氣爆棚,弱勢院校招不滿的現象。
1 供求關系

根據《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數據報告》分析,考研報考人數近年來持續增長,2017年以來其每年的漲幅在30-50萬人,增長率在2019到達最高值。
今年的報考人數增長率反而有所下降,與之前網傳的420萬報考人數不同,官宣的2021報考人數為377萬,同學們都直呼“競爭對手一下少了幾十萬”~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我們還得了解近幾年的報錄比信息,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判斷和選擇院校專業。

上圖是2015年至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及錄取的人數對比圖。
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隨著報考人數的不斷增長,錄取人數也是在逐步增加,但遠不到報考人數的一半,2020年報錄比例到達3:1,也就是3個人里有1個錄取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
這個報錄比除了取決于作為分母的報考人數,還有作為分子的錄取人數。
為何報考人數會這么多?錄取人數也在增加? 這是由于近年來考研“熱”大趨勢所致,主觀上是考生們考研“熱”的持續升溫,客觀上是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主觀因素:人們為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需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通俗來講對于應屆生來說就是提高自己的就業學歷,對于在職生就是為了升職加薪,當然也有考生出于個人興趣和發展愿景選擇考研。
客觀因素: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企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高素質頂尖人才,因此國家教育部發出了擴招訊號↓

2020年8月教育部召開會議稱,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適度超前布局,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穩步擴大,為此還進行了相應的教育改革。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規定》指出,七大管理類專業學位不再統一劃線,將根據實際情況分開劃線。
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鼓勵在職研究生的報考,院校可根據在職生精于工作、疏于學習的特點來適當降低分數,有利于社會精英人群為提高學歷而考研。
主觀因素+客觀因素,使得數以百萬的考生,將考研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以此受到社會的認可及家人的支持。
招生結構變化
另外,院校招生結構的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因素,今年由于教育部改革的號召,院校紛紛進行了相應的招生調整。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取消新傳專碩,僅接收推免生和非全日制新傳專碩,全日制專碩招生受到了限制,高校更青睞推免生源,重視考生在大學四年整體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也完全符合學校的錄取標準。
因此,還要注意院校的教育改革方向,傾向于推免生、學碩、非全日制專碩(即在職研究生),來年報考的同學可要好好考慮呀!
2 試卷難度和閱卷標準:
試卷的難易程度和評卷標準影響考生的分數,進而影響到國家線的高低。
我國研究生考試經過這幾年的不斷發展,各方面機制已經相當完善和成熟。
盡管說公共課是國家統一命題,專業課由各院校出題并閱卷,會有一定的差異,但都是院校根據自身的教育資源和招生計劃來指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規律性,所以考生們不必過于擔心所謂的“水旱區”,考試還是保證公平、公正、公開的。
3 參培率
如今考研事業的不斷進步,帶動了教育機構的蓬勃發展。 許多考生除自身學習以外,會結合自身經濟和精力參加輔導班培訓,培訓機構以其成熟的專業經驗,針對考生的知識基礎進行輔導。
這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外力提高了考生的分數,考生分數的普遍提升將會影響到國家線。
以上就是研線網“2021考研國家線的分析與預測”。 同學們考完試要注意趕緊記憶估分,對自己的成績有一個基本的把握,提前做好復試和調劑的準備,比如參加培訓機構的復試培訓,查找各院校的調劑信息,了解目標院校的歷年復試情況等。 這里,也預祝大家都能高分通過初試,復試順利上岸,最終一戰成碩,拿到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