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準備考研的學生都開始要準備復習計劃了,關于數學又該如何復習與考試呢,希望以下分享能幫助大家,做好自己的復習計劃,努力堅持下去,取得好成績。
關于數學一定要把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解題套路記在筆記本上,這樣,一本書經過加工、提煉,就只剩下幾頁記滿公式、要點和方法的筆記了。這個提綱的整理過程,也就是理解、鞏固、記憶的過程,而且由于條理清楚,記得也比較牢。
推薦大家公認的多輪復習法。即過第一遍時要細、全、慢,無論你覺得多么枯燥還是如何難懂都要堅持看完。第二遍進行鞏固記憶,最好做做筆記,把重點和骨架理出來,同時對較難的地方進行深入研究探討。第三遍和第四遍主要是查漏補缺。
一.復習經驗與教訓
(1)時間安排,基礎較差或本科期間未學數學的同學應當從3、4月份開始看教材。到7月初應該完成第一輪。暑假期間為第二輪,9~10月是第三輪,11月為最后一輪。我認識的幾乎所有成績在80分以上的同學都是這么安排的,而我8月底才開始準備,成績顯然就要差一些。因此我建議進行多輪復習,時間間隔要短。
那么,每過一輪的時間長度為什么要縮短呢?除了由于復習之后做題更熟練外,更重要的是數學內容繁多,如果戰線拖得太長,最開始復習的內容過久了就會覺得生疏。我當時便有這樣的感覺:每一輪復習到概率時,前面微積分的有些套路又記不太清了。
(2)要學會總結,也許有人認為邏輯性強的科目只需理解,無須記憶,這是個誤區。在看輔導書的同時,一定要把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解題套路記在筆記本上,這樣,一本書經過加工、提煉,就只剩下幾頁記滿公式、要點和方法的筆記了。這個提綱的整理過程,也就是理解、鞏固、記憶的過程,而且由于條理清楚,記得也比較牢。有了這個筆記,沒事的時候就可以翻著看。看到簡單的一句話,馬上就應該在腦海里反映出相關例題、解法、步驟、注意事項等等,實現“由薄到厚”。
(3)參考書不要買得過多、過濫,輔導材料應該是以一本全程復習指南為核心(書后已附有較多數量的練習),加上一本單元過關類測試(沒有的話問題也不大)和兩種版本的模擬題組成。歷年試題也可適當做一些。考數學三的基礎比較扎實的同學可參考數學一歷年試題,因為數學一考過的題型可能會放到數學三中再次考查。至于題海戰術,建議根據個人情況自己掌握,大量的練習是必要的,但關鍵還是總結,通過總結掌握基本的和常見的套路。臨近考試就不要再買參考書了,把原來的吃透就可以了。
(4)復習中的注意事項
1)做題時要動手寫出來,不能只看不寫,以為知道思路就算自己會了。
2)不會的題目不可立即看答案,也不能邊查公式和定理邊做。
3)只能在全面復習之后再做成套的模擬題。做題時要獨立完成,做完后最好找同學討論。
4)考數學三的同學可用零散的時間做數學四的模擬題,用完整的時間(3小時)做數學三的模擬題。反之亦然。
5)應掌握一些常用的變量替換、輔助函數的做法,以增強解題的技巧性。對于具典型意義的綜合題,不僅要理解,還應熟記解題方法。
6)參考書中某些題的解法很繁瑣,而且再無其他解法,就不要浪費時間了,這不會考。
(5)關于輔導班,我覺得報數學班作用不大,老師上課就是講例題,學生在下面飛快地記筆記,恐怕很少有人來得及思考。筆記記得不工整,回去自然就不想看,而且授課內容跟名師們出的輔導書也差不多。不過,心里沒底的同學報個班可以穩定一下心態,上完課回去要好好地咀嚼一下,不然會沒有效果。
二.考試技巧
(1)做題順序建議為:填空、計算、選擇、證明。因為選擇題往往對基本概念要求很高,有時分析半天也難以取舍,很耗時;而證明題考查的是嚴密的邏輯推理,難度也比較大。所以它們應該放在后面。當然較熟悉的證明題也可先做。
(2)其他細節
①選擇題別忘了圖示法和賦值法。這兩種方法對付選擇題很有效,大家平時也練得多,但很多人考試一緊張就忘了,看完題便硬算,費時又易出錯。
②如果某題做出后結果很復雜,應馬上否定,重做一遍。
③不會的題目別留空白,相關內容多少寫一些,要“分分必爭”。
④書寫要工整,格式和用語要規范,讓閱卷老師看著舒服。
⑤選擇題如果連續二個甚至三個以上是同一個答案(如都選B),你就要注意是否哪里出錯了。因為從多年的真題看,沒有出現連續多題的答案是同一個字母的(此方法慎用)。
以上兩大點就是復習計劃和考試技巧,希望大家通過這個計劃和技巧,能幫助自己提高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