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來到,暑期臨近,暑假是考研考生們集中復習備考的一個黃金時間,這個時間段是你的成績突飛猛進的時候,大家千萬不能忽視,今天小編就來和各位小伙伴來聊一聊考研數學復習可能進入的3個誤區?
而對于考研科目中有數學的同學來說,數學復習又是一個重頭戲,特別是考數學一的同學。需要復習的東西比較多,戰線也是最長的,考研最終成績權重占比也是最大的,當然還是最難的(應該沒人反駁)。
所以,在我們復習過程中有很多“坑”需要避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復習之路更加順暢。這篇文章就以結合我自己關于考研高數復習過程中的一些經歷,總結了下面三個“坑”(經驗教訓),希望大家在復習的時候參考下,少走彎路。
考研數學復習的三個誤區(經驗教訓)
1、關于考研視頻的誤區
當我考完研究生以后,對于自己的成績進行了總結,特別是對于自己的數學考試成績非常不滿意。而主要的問題就出在考研視頻上,這里需要聲明下(不是說考研視頻不好,而是我自己用錯了)下面分析下原因。
我當時,仗著基礎還可以,然后在課本都沒有仔細過一遍的情況下,直接上手的就是考研高數視頻。并且只要講考研高數的視頻,我全部看,一個老師也沒落下,一節視頻課也沒落下。
結果就是看視頻上癮了,每天復習的時候特別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做題,就是喜歡看視頻,每次看視頻我都熱血沸騰,掌握了很多老師教的“套路”,同樣也學會了很多段子。感覺自己像打了雞血一樣,考研數學滿分對于我來說也不在話下。
就這樣,過了很久,自以為自己的基礎很牢靠了。然后開始做題,不做題目不要緊,這一做題目自己幾斤幾兩。瞬間暴露無遺。因為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掌握套路再多,不做題也沒個卵用。
很多題目連思路都沒有。當然,這個時候,還要復習專業課什么的,導致我不可能再有時間回頭去看課本來打基礎。
當然,最后的結果就是高數很慘。說自己經歷的目的主要是想告訴大家,考研視頻雖好,但是只能作為輔助復習的工具,不能代替課本,更不能代替復習全書。數學是一個重視基礎與計算能力的科目,只看不練假把式。
還要一個原因就是當我們看講課視頻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一直處于被動思考中,比如老師說:“這個題目求導采用洛必達法則一分鐘就得到答案了。”,然后我們就順著這個思路去想,就會覺得果然是哦,這么簡單,但是,當我們自己在做類似的題目的時候,就完全是兩碼事了,不一定能夠想到解題方法,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經過主動思考的訓練。
這也許是很多同學復習了很久,視頻也看了很多,但是做題的時候,還是覺得哪里不對。做題沒有思路,計算能力很差。
建議,將重心放在書上,無論是課本還是復習全書以及其他書籍都可以,少看視頻。還有一個建議就是一定多做題,多總結。
2、關于刷題的一些誤區
對于考研數學,最好的復習方法當然是刷題了,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我就是吃了刷題太少的虧。但是,我們在刷題的過程中,也要講究方法,不能機械刷題。
因為,我們要是不講究方法,雖然我們已經刷了很多很多題目,看著寫的滿滿的復習全書,草稿紙也用了厚厚的一沓,但是,復習結果卻不是很好。
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在一味地追求量,卻忽略了最重要的質。考場上,不會去看我們的量,只會看我們的質。所以,做題的過程中,自己做過的每一道題都要進行方法總結、知識點總結,自己有哪些理解偏差,自己為什么會做錯,絕對不要一對答案就扔在一邊。
這樣,就算速度慢一點都沒關系,只要我們能夠保證做題的質量,即使是做一遍題目,收獲也要大于你走馬觀花做三遍。
建議就是,在做題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放慢速度,不要單純去追求量,質要重要的多。而對于自己薄弱的知識點,最好進行針對性練習,比如你對曲面積分不理解,那么今天數學復習就專門搞這個,找一些題目進行專項練習。這樣,我們也是收獲滿滿,要是一天搞懂一個知識點,到考試,估計不會的也就所剩無幾了。
3、關于錯題整理的誤區
下面再講講關于錯題的一些誤區,前面已經說了,由于我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看視頻上,導致基礎不牢,做題的時候問題很多,所以,我的錯題量就非常大。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提倡要有一個錯題本,我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的考研數學錯題本非常厚,因為我會將所有做錯的題目摘抄下來,目的無非就是想有時間再看。
但是,有理想是一件好事,但是能不能實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隨著復習進度的加快,還要復習專業課,所以對于自己摘抄的錯題根本沒有時間再去做,并且最糟糕的是,看著滿頁的錯題,自己心里更加發慌。嚴重影響了自己的信心。
所以給大家的建議就是,錯題本可以有,但是不要一見到錯題就往上面寫,準備將來如何如何復習,那估計只能等考完研了。我們應該盡量在錯題本上記一些經典的(參考真題),并且常錯的題目。至于比較常規的題目,我們盡量在看答案以后直接消化掉,不要給自己留后路,將所有錯題都收集起來,真的作用不大,要是太多,連圖個心理安慰都不可能了,還會起反作用。
總結
考研高數需要避開下面這三個誤區:
不要沉迷于考研視頻,更不能讓其喧賓奪主,替代課本與參考書。
刷題不能只追求量,要保證質,做一道題就要有一道題的效果,多總結,多思考。不然做題就變成機械的重復勞動,毫無意義。
不要將所有錯題都進行整理與總結,因為最后多半不會看,徒增煩惱,大部分錯題當場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