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門知識,你只有好好了解,才知道如何著手。考研常識是最基礎的部分,研線網小編今日整理了“【考研常識】初次跨專業考研,你要了解這幾點!”相關內容,祝您早日上岸!
初次跨專業考研,要了解什么?
文科與理工科、醫科之間的轉換
文科與理工科、醫科專業之間的轉換,是所有專業間跨度最大的,風險也是很大的。文科屬于社會科學,理工醫科屬于自然科學,兩者的學習和研究雖然也有某些相通之處,有某些共同點,但總起來說是差異很大的:首先,文科的思維方式比較靈活自由,偏感性;而理工醫科的思維方式更有條理性和規范性、更偏理性,因此文科生選擇理、工、醫科非常不占優勢;其次,文科專業靠長時間的積累,理工醫科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文科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這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和把握文科專業內在的理論框架,也更加需要一種悟性。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理工科與醫科之間的轉換
理工科和醫科專業之間的轉換跨度風險相對小一些。雖然都屬于理性思維方式的學科,但由于它們各自理論性強、應用性強、操作性強,而且還需要嚴密的科學規范,所以這些專業的學生最好還是繼續攻讀本專業,如果換一個領域,精力會不易集中。
文科專業內部間的互換,理工科專業內部間的互換
文科專業、理工科專業內部之間的轉換,是專業選擇里難度系數最低、跨度風險最小的。大學科門類一致的情況下,學科內的知識是相通的,也有諸多共同點,所以在學習方法模式和形式上都是比較相似的,因而挑戰性也小了很多。
再識跨專業考,要了解什么
是否需要基礎
這點小伙伴們必須要注意閱讀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有部分專業可以接收跨專業考生的,但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如果沒有基礎,就算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學習生涯中也會因為基礎不足而導致在學習專業課時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藝術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相關專業等都是需要基礎的。
是否限制本科專業
有的專業由于專業性很強,跨專業考生難以勝任以后的學習實驗,所以會限制你的本科專業。一般來說,很多醫學類專業會限制本科專業,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學專業,就不能報考法律碩士(法學),只能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比如中國醫科大學就不允許非臨床專業報考臨床專業,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是否需要加試
有的專業由于專業性很強,跨專業考生難以勝任以后的學習實驗,所以會限制你的本科專業。一般來說,很多醫學類專業會限制本科專業,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學專業,就不能報考法律碩士(法學),只能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比如中國醫科大學就不允許非臨床專業報考臨床專業,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分數線是否不同
跨專業考研和本專業考研的要求在復試和初試的要求是一樣的。有同學會認為跨專業的考生分數線和別的考生不同,但實際上,分數線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是跨專業考生就對你放低要求,也不會由于你沒有基礎就對你提高分數,跨專業考生與本專業考生遵從的分數線都是一樣的。
備考之前,要注意什么
轉換思維方式
不同的專業最根本的差異在于學科思維,即這個專業的世界觀。換專業最根本的要轉換自己的思維方式。比如法學重證據重邏輯,必須要能夠用足夠的證據證明你的觀點,且邏輯嚴密;比如工科類專業的特點是答案確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正誤是明確的;比如很多文科類專業答題注重自圓其說,經常涉及背景、過程、原因。所以,思維方式的轉換是跨專業考研備考重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在復習專業課的時候勤加思考。
跨專業不一定是劣勢
千萬不要認為你之前的本科專業對你來說沒有幫助,你要評估自己的本科專業與跨專業考直接的邏輯關聯。事實上,如果你有幸進入復試,跨專業可能會成為你最大的閃光點,尤其是一些本身是多學科的專業,老師很歡迎有著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來豐富自己的思維路徑和某些小方向縱深領域的研究。比如說,你的本科專業是語言類,報考新聞傳播在跨文化傳播研究上的優勢是其他人不可比擬的。所以,跨專業有的時候并不是你的缺點,反而能夠使你成為獨特的那一個。
總結:跨專業考生需準確定位自己
現在考研市場的競爭也十分激烈,我們還是要以大局為重,全面的分析。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或只偏重于熱門學科,忽略冷門專業;也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跟從。因此在報考專業的時候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以興趣點為導向,準確為自己定位。
作為跨專業的考生,要比其他本專業的同學多付出一些努力。備考時既要準備好公共課,也要從頭開始學專業課。平時也要多留意跟專業課有關的其他知識,拓寬知識面。既然選擇了跨專業考,就要堅持走下去。當你被目標院校專業老師肯定的那一刻,會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考研常識】初次跨專業考研,你要了解這幾點!”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常識,盡在研線網“報考指南”欄目。